“教书育人”,这是教师的天职,也是一个对我们教师的基本要求,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用心去教,认真地去教,在课堂内外把一切的心思用在育人上。因为,教好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需要用尽心思,巧用方法。想要赢得学生的真心信任与尊重,我们教师本身就必须认真教书,用爱育人。

在硕士毕业之前,我从未想到自己未来会成为一名教师,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并为此在北京建筑院的实习岗位上积极努力着。但由于机缘巧合,我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陶大面试,并最终递上了就业协议。正如诗人汪国真所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教师也是一样,教师既然选择了教育这片沃土,便只有认真投入,用心付出。从2007年7月入职以来,我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师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九年多。九年以来,从最初懵懵懂懂地进行课件设计和教案的学习制作到现在能够轻松承担环境设计大一到大四的各种课程,走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教学经验伴随着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壮大而不断成长。首先,是学校给了我站在讲台上的机会,进校之后,工作条件、生活水平和个人的思想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我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工作,积极学习,希望以更扎实的工作、更优异的成绩回馈学校,回馈我们的莘莘学子。
凡事最怕“认真”二字,只要有认真踏实的劲头,再大的困难都不怕。还记得我第一次接到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投影与透视》的时候,我深知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讲解的不易性,心里想着一定要认真备课,仔细钻研。其重要性在于它是后续专业课程的绘图基础,其难度在于这门课程很容易使学生联想到数学、几何知识,这对于数学基础十分薄弱的艺术生来说,学习起来极其困难。我利用大学自学到的一点透视知识,并充分利用暑期的时间,跑到武汉的建筑书店,买了三四本教材,仔细学习和啃读了这些教材,结合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这门课程的重点内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轻重取舍,化简为繁,并结合多媒体和教室黑板演示的教学方式,逐步深入,边讲解边练习,让学生充分掌握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自己绘制出室内外空间的透视图。课堂上我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在黑板上有针对性的解决。课程结束之后,拿着学生们上交的透视作业,一股激动之情至今都难以忘怀。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下,该课程与《画法几何》课程合二为一,变为80学时的《画法几何与透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将此门课程申请了校级教学改革并获得立项,编制了相应的习题册,随后又申请到了该课程的重点课程建设,最终都顺利结题,并将教改成果公开发表于《艺术与设计》、《美术大观》等艺术类专业刊物上,向更多的教师分享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方法,为其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自此之后,每一门课程我都仔细琢磨,认真备课,认真讲课和辅导,现已有多门课程获得课程教学质量优秀,得到了学生和同行的认可和好评。从教九年多以来,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思想上积极上进,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学原则,一丝不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断探索和创新。以过去的2015-2016年度为例,我独立承担的本科课程相对较多,既包括大一的基础课程,也包括了专业课程,并承担了毕业设计课程。在上课过程中,认真备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设计潮流。在教学过程中,严以律己,从自身做起,不迟到、不早退,对学生热情具有爱心,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同学们做课外指导,同时,能及时和同学们沟通思想,交流想法,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思、所虑,解决他们实际存在的问题。批改设计作业中,能因材施教对每位同学不同的情况,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在作业质量问题上控制的比较严格,对同学们一次一次的修改,不厌其烦,尽量将他们的设计潜能挖掘出来,在反复的交流和修改过程中,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所学课程形成较深的印象和培养良好的专业兴趣。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还利用课余休息时间,刻苦钻研和探索,积极进行教学与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其中,国内外核心论文十余篇,主持与参与省级、市级科研、教改课题十余项,主编专著一本、教材一本,这些都对课程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除了认真备课和授课以外,对学生心灵的关爱是课程教学环节中不容忽视的内容。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爱是教育的工具,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去感化、教育学生的心灵,比起单纯的教训和批评要有用得多。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我们要牢记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理念,做一个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在我们的专业课程上,讲授理论课时,总有个别学生上课的时候迟到或者趴在桌子上睡觉;等到真正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他们又不知道如何入手。后来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首先询问他们如此困倦的原因,最多的是说昨晚睡得太晚了,也无非就是上网、赶作业之类的原因。接着我会劝说他们最好能够晚上早睡,早上早起,每周都能提前半小时入睡,久而久之,作息习惯就改正过来了。然后,在布置一些小的练习作业的时候,我要求他们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尽量不把作业拖到课后。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解决当前的问题。其实,学生时代的我也曾经因为睡眠不足而在初三的课堂上苦苦支撑过,既没有休息好,又内疚于没有听到老师的课程。但哪怕是课间睡上十分钟,我的精神就能够快速恢复,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因此,曾经在一堂课程中,发现一个班级有不少学生都精神不佳时,我采取暂停讲课、将休息时间延长二十五分钟、后面课间不再休息的方法,让学生放心地小憩一会,后面的课堂上大家都能抬起头来认真听课,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学生迟到或睡觉了。在课程结束后的课程小结里面,很多学生都对这一幕表达了感激之情,我也深深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因素。
大千世界,无处不有爱,无处不用心。我相信,认真踏实教书,用爱心、真情育人,怀揣着这两个信念教书育人,一定会得到学生的爱戴,也能赢得社会我们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作者:设计艺术学院
董翠)
上一篇:全省高校设计学学科联盟成立暨设计学研究生创新创业学术交流活动在我校举行
下一篇:【共建美丽陶大】艺术文博学院开展绿化带清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