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党总支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工作有声有色、求真务实,并提出了“总支搭台,党支部和部门唱戏”的工作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大力开展“节约水电,创建节约型校园”宣传活动,努力完成了学院今年提出生均水电费在2006年480元的基础上再下降8%的目标,效果较为明显,07年1—4月相比2006年同期水电费支出下降了51万元;继续组织开展“文明班组、文明窗口、文明服务员、文明服务月”活动,提高后勤职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要求后勤全体党员干部,按照学院“十条禁令”精神,加强廉洁自律工作,以身作则,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切实做到防微杜渐,禁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其中有5人考上硕士研究生;04材料化学、05材料物理班多次被评为校优良学风班、先进班集体;2006年第五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吴法桦、林峻获省三等奖;2006年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朱富龙获全国一等奖,杨敏获全国二等奖,周云波获省一等奖,廖花妹获省二等奖,罗群获省三等奖; 7人次获校级竞赛荣誉奖;另有几十人次在各类第二课堂活动中获奖。
设计艺术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是一个团结向上、勇于创新、积极开拓的基层党支部。支部成员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团结一心、意气风发,无论是思想、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均有突出表现。该支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求使支部的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在思想理论学习和教育方面坚持“三个方式”:一是组织生活会上的学习,二是随机的座谈和交流,三是下发一些文件和学习材料;在基层组织建设和组织发展过程中把握 “两个加强”:一是从制度上加强对毕业班党员同志的纪律要求,二是从原则上加强对毕业班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的分层次、分步骤的甄别。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精心安排有经验的党员教师用心提携年轻教师,教师之间经常互相听课,公共课的开设统筹安排;党员教师成绩显著:先后荣获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三等奖,授课质量评为优秀,省级多媒体评比一等奖,指导的大学生电子大赛获省级一、二和三等奖;科研实力强大,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教育厅项目、院级项目和横向项目各3项,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SCI、EI收录5篇,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的主持人和多数论文的第一作者均是党员教师。
信息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的全体教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时时牢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本支部全体党员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狠抓全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及本系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全力投入到“教学质量年”活动中;大部分教师教学质量被评为优秀,多人被评为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本支部教师每年指导的学生参加全省、国家电脑知识竞赛以及数学建模大赛屡获佳绩,尤其是2006年荣获了数学建模大赛全国一等奖。
热能工程系教工支部本年度以“五个一”量化工程为立足点,积极投入到“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曾经2次获得全省“师德师风”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罗民华博士课题组申报的《陶瓷窑炉富氧节能技术开发》项目,已被省经贸委列为重点扶持项目;张俊霞同志撰写的论文被“第六届亚非燃烧会议”列为会议宣读论文;冯青、汪和平同志参编的国家级大型工具书《筑炉工程手册》已在全国发行,突破了我系学科建设难关;社会反响良好,在原有3个社会资助奖学金的基础上,今年4月又与佛山NGY公司签定了新一个奖学金协议。
外国语系学生第二党支部一年来,在学院党委和系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优秀党支部为目标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取得显著成果;支部成员能够积极指导和协助所在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开展工作,把同学们的主要精力和热情引导到为学校创造优良的教学质量上来,先后获得省级英语竞赛奖项12项;在努力抓好自身学习之余,本支部成员还积极投身于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中,如在省电视歌舞大赛中,选送的选手获得了优胜奖;在刚结束的“红五月科技文化艺术节”中,获得了党团知识竞赛第二名,校园之星歌手大赛第二、三名,健美操第二名,红歌会第二名等多项奖项并成功策划、举办了第三届外文晚会。
科技艺术学院法商系学生党支部切实加强组织制度建设,为了保证法商系全体学生党员定期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法商系学生党支部在成立之初便确定了组织生活的例会制度和一套较为完整的党员奖惩制度;不断提升支部成员的理论知识,为了更好的提升支部成员的理论知识,支部多次组织学生党员进行不同专题的理论学习,例如:组织开展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会,“两会”学习讨论会等一系列主题学习活动;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听取群众意见,不断增强大家在党支部内的主人翁意识,并通过深入贫困山区开展献爱心等活动来进一步增加大家的党员意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沈华荣同志系材料学院实验室的一名普通老师,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规律和理论,总结教学方法和效果;特别是在病情反复发作时,仍能坚持认真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注重学生操作技能、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学生一致好评;编写了多种实验教材和实验报告书,积极参加实验教改革课题,取得了《材料设计与综合测试》和《岩相学实验多媒体课件》省教改成果二等奖,院教改一等奖的优良成绩,发表多篇实验教改论文;积极参加本学院科研课题小组,具有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经常加班加点,不计个人得失,科研成果突出,在《中国陶瓷》、《中国陶瓷工业》等刊物上发表多篇科技论文。
陈宁良同志多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开拓、谦虚谨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完成设计艺术学院实验室搬迁工作,他顶着酷暑,克服任务重、时间紧等困难,圆满地完成了设计艺术学院所有实验室的搬迁任务,且将实验设备布置到位,安装就绪,确保了新学期实验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他几乎放弃了全部假日休息时间,辅导学生进行实验,使参加开放实验的同学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得到提高;经常及时的对实验教室和实验设备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安排,克服实验设备不够的困难,并对有关实验室的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组织人员维修,确保了设备的完好率,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肖绚同志系机电学院的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著名SCI 期刊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和Amino acids审稿人。科研成果显著,现正主持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多个省市科研项目,在国外著名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30多篇论文,其中被SCI收录9篇,EI收录2篇;在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建立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蛋白质序列可视化方法,此成果已被多名学者引用,所发表的相关文章引用次数相加达到100余次;除科研外,肖绚在教学过程中一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被评为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2006年指导学生获得江西省第十七届学生现场电子设计制作大赛本科组一等奖。
吴白云同志系工商学院教工三支部的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普通教师,她在工作岗位上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始终把“教好书育好人”作为检验自己工作成败的唯一标准;曾获得“2005—2006年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自去年被聘为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后,他主要负责工商学院的各类培训工作,并协助其他老师成功的组织了“昌南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为了研究如何利用学院的教育资源优势为行业做好培训服务,曾多次奔赴佛山对陶瓷企业进行实地调研。
余孝平同志现任外语系主任、教工一支部书记。近三年主持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1项,江西省教学改革项目2项,江西省社会科学项目2项,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1项;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特等奖2人次;省级以上英语竞赛,10人获得特等奖;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江西赛区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4人次;去年专业四级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94%;根据教学实际,他还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和科研,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詹棠森同志现任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秘书、教工第二支部书记。一年来,他积极配合教务处及其它部门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另外,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训中,有一套成熟经验,经常利用暑假和双休日培训和指导学生,从无怨言,经过和其他老师的共同努力,所指导的学生在2006建模竞赛荣获全国一等奖一个,全国二等奖二个和全省一等奖;在做好教学管理行政工作的同时,他还主持省教研和科研项目二项,并荣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参与省教研二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篇。
潘小勇同志现任热能工程系办公室主任兼教学秘书,他在工作中,严谨求实,勤奋刻苦,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教学方面, 2次授课质量良好,1次优秀,曾被评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获得热工系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在科研方面,共参与了9项教改项目的研究,获得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发表教学改革文章3篇,主持了1项院级课题,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发表了12篇科研论文,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自编了5本实验实习指导书;在行政上,积极主动完成系里的各项工作,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年终考核评为优秀,2006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饶志华同志是社会科学系的一名普通老师,他为人勤恳,待人真诚,深受同事和领导的好评,也深受广大学生们的赞扬。一年以来,在教学方面兢兢业业,教学工作量超过学校规定的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量;在科研方面,认真钻研,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多次获奖,积极申报了各类科研项目,大大超过学校规定要求完成的科研分,在2006年末社会科学系教师教学科研总评中荣获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工作中,和其他教研室成员为了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目前正在为迎接江西省教育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情况的评估而努力工作。
周志勇同志现任体育系团总支副书记兼党总支秘书。他在工作中非常注意发挥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时刻起到表率作用,并带学生党员组织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为各方面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在生活中,他关心学生,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另外,他还担任着体育系的足球专业和公共体育课的教学任务,还兼任院足球队教练,多次带领球队在江西省和景德镇市的足球比赛中获奖。
陈丽萍同志系科院教工第二支部书记、副教授、美术学硕士生导师和科技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作为一名基层支部书记,在实际工作中,她身体力行,清正廉洁、秉公办事,要求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火车头,把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作为大事来抓;作为科院美术系主任,她肩负着七个教研室、九个实验室、六十一个班级、一千多名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围绕着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同时,她还担任专业课程的授课,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参加教改、科研的研究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李蔓华同志现任研究生处招生、培养办公室主任、她顾全大局,坚持原则,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她对全日制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的招生工作能独挡一面,并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尽力帮助、指导处里的年轻同志开展工作;在招生期间,她任劳任怨,耐心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努力解决他们的困难,真诚地为学生服务,及时解决招生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研究生复试期间,周六、周日照常上班,使每一项工作都能紧张有序地进行,完成得较好。
段为松同志现任学生工作部思想政治教育科副科长,他坚持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中央16号文件精神、《江泽民文选》、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系列活动; 2006年他精心组织了“优秀学生事迹展”,使学生深受教育,倍受激励;2007年,他负责组织了“双十佳”评选活动;此外,他还协助处领导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学风建设等工作,经常下到学生宿舍值班,走访学生寝室,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校的稳定工作做出了贡献。
罗晓宁同志系图书馆参考咨询部主任,一年来,罗晓宁在思想上和业务上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兢兢业业,发挥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生活中,他诚实、热情,与同事的关系融洽;工作上主动、踏实、勤恳,卓有成效,认真完成了新馆的搬迁以及内部布局与设备的安装等工作;此外还积极参与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的工作,包括申建资料调研、申建方案的起草与修改、中心网站的建设、中心课题的研究等。
孙海乐同志现任保卫处治安科科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他能及时的掌握校园内的治安动态,并定期召集治安科的同志们分析研究校园治安形势,制定相应整治防范措施,协助公安机关查破重大刑事、治安案件;为做好我校登记管理工作,规范工作程序,起草了“新校区治安管理规定”、“新校区民工管理暂行条例”等;由于工作的需要,他经常加班加点,有时为了破一起案,他常常连续几夜顾不上休息,为了一个线索,他要遍访几十名群众,是大家公认的一名既能吃苦、又极负责的同志,为新校区的一片安宁做出了很大贡献。
彭博同志现任我院后勤集团副总经理兼饮食服务中心主任,在他的带领下,饮食中心理清工作思路,拿出了一套符合实际的改革措施,确立了“三个认可、一个保障”的工作目标,迅速完成“经营模式转变”、“人事分配制度”、“大宗物资采购”三项改革;当前,主副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为确保学生食堂饭菜价格的稳定,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率先垂范,凌晨三点和大家一起去购买蔬菜等原材料,既保证了货源质量,又降低了开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他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能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思想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认真组织支部学习。
程少清同志是后勤第二党支部的一名共产党员,现负责湘湖校区水电运行管理和调度。他能够坚定党的信念,时刻牢记入党誓言,在工作中能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凭着一股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和韧劲,积极钻研业务知识,很快就熟悉了新校区水电运行各项管理工作,工作能力迅速得到提高;在做好水电运行管理工作的同时,他还担负着新校区的水电计量和回收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新校区水电节能和水电费回收工作,为我院06年度水电费开支较上年降低20%及保障新校区水电正常供应做出了贡献。
吴本荣同志现任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党群机关分工会主席、宣传部党支部书记并兼任院高级党校教师。该同志工作上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各项工作尽心竭力,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同时,他还不断加强学习业务知识和综合知识,着力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掌握工作的原则和新方法,并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指导工作实践;针对工作实际,他不断强化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和工作落实,使精神文明创建和理论思想武装工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扎扎实实、富有成效;他还不辞劳苦,身先士卒,带头参与安全文明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教学质量年、赴京展览等各项重点活动,认真承担起组织协调的重任,保证了一批大型活动的顺利开展。
杨应慧同志现任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任院高级党校教师,从事党务工作多年,曾5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3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1次被评为“全省优秀班主任”, 2006年7月被评为景德镇市“优秀党务工作者”;2006年,在他的带领下,设计艺术学院全体教职工在学校大合唱比赛中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且荣获“全省社会实践先进团队称号”和“全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称号”,2007年设计艺术学院荣获“全省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科研方面:有十多篇论文公开发表在核心刊物(4篇)及国家级刊物上,成功申报了3项省、市级科研课题。
孙传文同志现任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该同志十余年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扎扎实实工作,不断总结提高,积极开拓探索,总结工作规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在具体工作中他积极探求新时期党务工作的规律,创新基层党务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获得 “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江西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胡世明同志现任工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他从事党务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他一贯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经常利用主体班会、座谈会、讨论、报告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他还经常深入到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对一些特殊学生进行单独谈话、专门教育;同时抓狠学风建设,实施了班主任、辅导员、骨干教师、系领导共同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监督检查制度,调动了全院师生共建学习新风貌的积极性。
周生娣同志系材料学院学生三支部的书记。她主要负责材料学院党建工作,组织开展了党员联系班级团支部、寝室及帮扶特殊学生群体等活动,使党建、团建和学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指导的“三个代表”实践小组积极向校外开展服务社会工作,2007年先后3次深入新厂小学开展义务支教活动,使党员得到了锻炼,为我校树立了良好形象;在工作中,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经常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党务工作,工作成绩突出,受到一致好评。她先后获得“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2006年终工作考核优秀。
邬华同志从事党务工作以来,在党建方面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注重充实支部活动的内容,不流于形式,注重制度建设的完善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参与制定并实施了《建设热工系学生党支部的新举措》,紧紧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主题开展各项工作;在她的努力下,全系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发挥较好,2007年毕业生党员考取研究生比率为100%;此外,她也注重加强自身的学习,在工作中虚心向领导请教,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做到严于律己,团结同志,乐于奉献;2006年年终考核被评为优秀,被团省委授予“江西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
罗启敏同志兼任财务、设备处党支部书记职务。在设备处又担任全院资产管理和帐务处理报表工作,努力完成繁忙本职工作之后,利用大量时间完成党支部的各项工作;按照党支部的管理目标搞好支部建设,认真做好新党员组织发展工作,积极鼓励高学历、高职务的年青人加入党组织,近年来先后有研究生、副处以上干部加入了党组织,为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加了坚实的力量;定期组织支部党员学习学校和党总支的各项党务管理制度,每年都组织支部党员与部门群众搞一次联谊活动,很好的增强了党群之间的凝聚力,发挥了党员在各自岗位的先锋模范作用。
欧阳民松同志现任后勤办管理科科长同时承担了后勤党总支的大量党务工作,该同志能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工作认真负责,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认真履行职责,兢兢业业,积极为领导出谋献策,做好领导的助手;该同志按照党建评估工作的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党组织的各项有关资料的撰写、整理、归挡等工作;他曾兼任过后勤服务简报的编辑报道工作,主办“后勤服务简报”10余期,做了大量的宣传报导工作,向全院展示了后勤良好的精神风貌,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