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党委书记江伟辉在本科教育六十周年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8-09-14  点击:[]  作者:  来源:

党委书记 江伟辉

2018910日)

老师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庆祝第34个教师节,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在这个喜庆的时刻,我谨代表学校,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向为学校事业发展默默贡献的广大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全体教职工家属致以衷心的感谢!

一年来,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增“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点,“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美术学”学科进入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先后获批省级院士工作站、江西省首批重点智库,江西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成功入选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等等。借此机会,我就学校今年几项重点工作向大家做一个简单汇报:

1.顶层设计,共绘陶瓷教育事业新蓝图。今年年初,学校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确立了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即:到2035年左右,把学校建成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陶瓷大学,在此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2050年左右,实现世界知名陶瓷大学的美好愿景。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制,我们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坚持发展不停步,咬定目标不松劲,撸起袖子加油干,振奋精神、担当作为、实干苦干、奋勇前进。

2.以本为本,狠抓本科教育质量不放松。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根据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我们要对标找差距,对表抓落实,做到一件不落、一招不空、一抓到底,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下半年,我们还要召开教学工作大会,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把立德树人内化于学校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构筑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3.聚焦聚力,统筹推进学科建设大发展。一流学科建设事关学校的发展愿景和战略目标,也是学校未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任务。今年6月,我们召开了一流学科建设动员大会,3个省一流学科建设牵头学院向学校签订了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我们要死死紧盯目标任务书和国内兄弟院校的标杆学科,凝练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确定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干出一番不负师生、不负学校、不负时代的业绩来。这个学期,我们还要召开学科建设大会,统筹推进学科建设,给学科建设松绑,为学科发展助力。

4.齐心协力,打造美丽校园“陶大样板”。校园环境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前提保障。续翠湖景观、沿山栈道、陶溪川陶瓷墙壁画等项目建设完成之后,我们新老校区食堂装修改造即将全部完工,一批批校园人文景观雕塑正在选址安装之中,校园导视系统、山湖水系建设、环境质量提升工程正在稳步推进。我们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美丽校园建设,积极推进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和艺术化,努力营造“三季有花、四季长春、溪水长流”的校园育人环境。

5.共襄盛举,举办教育60周年庆祝活动。2018年,是学校本科教育六十周年。5月份,我们全面启动了本科教育六十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工作,暑假期间,很多单位都在为筹备系列庆祝活动加班加点、默默奉献。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走向创新与发展的中国陶瓷教育”,计划在10月份集中开展纪念、教育、科技、文化、校友等系列活动,并于10月20日在第一田径运动场隆重举行本科教育六十周年庆祝大会,弘扬陶大精神、展示办学成就,凝聚各方力量,讲好陶大故事。

站在新起点上,我们正处在历史发展的一个最好时期,面向未来,我们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在建设高水平陶瓷大学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人才,不管是建设一流学科,还是建设高水平陶瓷大学,关键在人才。由于我们地处非省会城市、经济欠发达、交通不方便,我们人才引进可以说困难重重,高层次领军人才缺乏、学科梯队不合理等依然是影响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和难题;二是成果。没有重大的科研成果和国家级奖项作为前提,高水平陶瓷大学无从谈起。我们的科研水平还不能满足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标志性成果和引领行业的原创性成果还不多,主动服务行业和社会发展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更要寻找对策,全力破解。

老师们,同志们,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特别指出,“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就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如:对西安交通大学15位西迁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批示、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陆续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将教师队伍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

下面,我围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新时代的好老师”这一主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明师道,重在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有个成语叫“师道尊严”,指的是为师之道尊贵、庄严。明代清官海瑞曾说过,“师道立则善人多”。如果说人道,是人之大义,那么师道,就是教师之大义。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传道者自己要先明道、信道。我们要坚定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坚守正道、追求真理。我们要把牢理想信念的“方向盘”,筑就思想理论的“压舱石”,把传道之“道”蕴含在授业、解惑之中,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二、修师德,重在塑造良好师风

师德的本质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教师自我修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积极向黄大年等时代楷模学习,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不断提升人格品质,用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的心灵,努力成为塑造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我们要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行为,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三、强师能,重在提升育人水平

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谈到“四个回归”,其中一个就是教师要回归本分,教书育人就是教师的本分。我们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资源,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以诲人不倦、甘为人梯的育人情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尊师为,重在营造环境氛围

“教师就是学校,教授就是大学”。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们要牢固树立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理念,破除管理体制机制束缚,制定出台一系列激励教师潜心教书、用心育人的好政策、好措施,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更要转变工作观念,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心全意、真心实意地为教师钻研学问、潜心教学、用心科研、培育人才提供服务与帮助,多为教师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真正让教师有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和价值感。

最后,祝愿全体教职工:节日快乐,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

 

 

 

上一篇:乐平市洪岩镇负责人一行来校接洽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
下一篇:我校在第四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全国选拔赛中获2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