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爱心社供稿)7月22日,景德镇陶瓷大学爱心社党支部支农助农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建军旧址参观学习,该旧址位于乐平市南界首村,该村是我校定点帮扶对象。
通过参观学习,队员们了解到,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了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被捕当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诚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泊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并写下《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珍贵手稿,短短6个月,共写下了14万字。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
让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在方志敏烈士在南界首村红十军编制完成时,一个南界首村的13岁的小男孩也报名参加了红十军。当时方志敏还正被国民党追击,小男孩这种不惧牺牲的革命精神让我们动容。在小男孩肩负着赣东北人民的重托,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开始新征程后,小男孩的母亲每天会到小男孩加入红十军的地方,看着小男孩离开的方向,盼着小男孩早日归来。可小男孩母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见到小男孩。
而后,实践队员参观了旧址。大家围坐一起,就馆内陈列的文物资料和领队的讲解进行了思想交流,实践队员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方志敏烈士的生平经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实践队员肖兰馨说道:“在参观之前,我提前去了解一下相关的历史,但是当我真正站在旧址内的时候,才发现我之前所了解的只是表面。我只知道方志敏烈士带领的武装部队在此正式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却不知道他们为了巩固和发展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而方志敏烈士更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为了心中的信仰,不屈不挠。我们将会永远铭记他们,并以他们为榜样。”
实践队员刘婷说道:“此次参观学习对我感触最深的是,方志敏烈士在革命时期所拥有的坚定的信仰和宁折不屈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更是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马氏祠堂里有一张方志敏烈士被捕后的照片,照片里他眼神坚定,心中信仰没有一丝动摇。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我感到震撼,在那个动乱的时期,在各种威逼利诱下,依然坚守信念,老一辈的共产党人无愧为民族英雄。”
实践队员刘奕说道:“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最为触动的是方志敏烈士在英勇就义前的慷慨陈词。这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让我们无不为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而肃然起敬。也正是成千上万具有坚定信仰的共产党人,为了信仰,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一唱雄鸡天下白’。我们当代青年更要坚定信仰,让血脉赓续,这也是我们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应有的觉悟。”
(责任编辑:徐胤嫚 审稿:张小将 徐胤嫚)
上一篇:景德镇陶瓷大学爱心社党支部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
下一篇:“丹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走进景德镇”学术座谈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