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由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办,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实验艺委会、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备战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全省重点作者创作培训”开班仪式,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校区综合会议厅举行。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委员会委员吕品昌,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江西省美协陶瓷艺委会主任、景德镇美协主席吕金泉,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汤南南,江西省美协副主席、江西省美协实验艺术艺委会主任孙晓晨,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黄胜,江西省美协副秘书长甘萍出席开班仪式。




吕品昌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各位学员在中国美协、江西省文联的领导和指导下,保持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彰显表达,鼓足干劲,团结一心,携手前行,以全国美展为契机,狠练内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悟,自觉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用美术作品见证中国、映照时代,以优秀的美术作品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并力争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取得好成绩,共同谱写江西美术事业发展新篇章。

吕金泉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备战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培训,汇聚了来自江西省各个高校的优秀学员,是实验艺术的未来和希望。希望在这次备战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培训中,大家能够认真学习,相互交流,取得新的收获。相信大家通过这次培训,将获得宝贵的学习经验和艺术启发,展现出实验艺术专业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

孙晓晨在致辞中表示,全国美展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代表了全国美术创作的最高水平。要高度重视全国美展的备战,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用赣鄱文化丰富的资源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力争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再创佳绩。

甘萍介绍了参加本次培训学员的基本情况。她谈到,此次培训班是江西省美协第一次举办的实验艺术类备战培训班,旨在为培养、发掘我省优秀的美术人才,进一步提高作品质量,力争在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取得好成绩。
据悉,此次培训班为期5天,共吸引实验艺术培训班的43位艺术家学员,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馆》杂志主编张子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副院长邬建安,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汤南南,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区特邀艺术家张愉,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祁震,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中央美术学院“EAST-科技艺术季”执行委员会召集人王沂,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方向研究员、策展人、写作者、博古睿学者龙星如,围绕实验艺术创作实践、实验艺术全景、国际科技艺术全景等相关课程展开授课。

(培训班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讲师简介
张子康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馆》杂志主编。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策划、编辑出版各类文学、艺术图书千余册,多次荣获国家级图书奖项;策划众多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大型艺术展览,如“马克·夏加尔”中国首展、“雷安德罗·埃利希——太虚之境”、“安尼施·卡普尔”、“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超越”西海美术馆开馆大展、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主题展等。
邬建安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副院长。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艺术家。作为⼀位创造性极强又富于思想性的艺术家,邬建安多年来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新的方式,将当代艺术的激进美学和文化态度带入到濒临绝迹的中国民间艺术传统中,以他独有的方式,寻找和呈现当代问题同中西方远古神话与历史、传统哲学观念与图像生成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汤南南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寒山美术馆、厦门红顶美术馆、纽约LWA画廊举办大型个展。先后参加俄罗斯第三届乌拉尔工业双年展、第九届上海双年展、2021澳门国际双年展、首届武汉双年展、第一届南京三年展。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墨尔本维多利亚州国立美术馆、瑞士因特拉肯美术馆、德国卡塞尔贝尔维尤宫、悉尼白兔美术馆等国内外机构展出与收藏。
张愉
2009年起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区特邀艺术家。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并获博士学位,师从吕胜中教授,博士论文《纸艺术研究》荣获中央美术学院2016届博士研究生“优秀论文奖”。教授中国公众家庭审美调查、田野考察方法和民间文化采风、传统语言转换等课程,其中独立任教的课程《纸艺术》《剪纸艺术与技法》荣获2012年、2017年“央美术学院优秀选修课程”。
祁震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法国北加莱海峡大区高等公立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参与教学工作至2010年。199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主要个展有:2018“天空之镜”,北京798艺术区蔓空间;2016“当智者指向月亮,愚者才看他的手指”,北京Lab47艺术空间;2008“城市之光”个展,天津6号院创意产业园;2008“用画说话”个展,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参与的主要群展有2020亚洲数字艺术展,北京时代美术馆;2019“媒体艺术四人展——德勒兹与杏子鸡尾酒”,第捌栋影像艺术空间,合肥;2019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实验艺术展区)等。
王沂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中央美术学院“EAST-科技艺术季”执行委员会召集人。作品先后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青年实验艺术邀请展、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济南国际双年展、中央美院实验艺术教学成果展、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成果展等大型展览,并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红门画廊、金杜艺术中心、铸造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先后参与承担教育部纵向课题2项,中国科协科普标准化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培训项目1项,校内自主科研1项。在《美术研究》《北方美术》《画廊》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及“中国社会学年会”等相关会议累计发表论文及相关评论8万余字,主持编写相关专业文献35万余字。
龙星如
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方向研究员,策展人,写作者,博古睿学者。研究方向为普适运算与数据充斥的时代语境下,艺术创作与数据环境及技术的关系。译《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并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出版物提名;第一届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英文入围评论者;策划展览包括《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HyundaiBluePrize策展人奖)等。2020年担任计算机图形学会议SIGGRAPHASIA艺术板块国际评委。研究发表于ZKM媒体艺术中心“艺术与人工智能”会议,香港城市大学运算媒体艺术国际论坛(ISCMA)等。
(责任编辑: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