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暑期“三下乡”】科技艺术学院赴北京开展“感受信仰力量 追随梦想前行”红色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3-07-25  点击:[]  作者:  来源:

本网讯(文/朱铭榕 邱祥雅 图/高志强 李忠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学子深刻感悟百年党史历程,传承红色基因,7月11日至15日,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基于《信仰》主题雕塑视角下体悟式探寻百年党史红色力量实践队赴北京开展实地探访,追随“信仰”之光,勇担青春使命。

实践队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信仰》主题雕塑为引线,通过了解主题雕塑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意义。以此为拓展,探访红色主题教育场馆,用革命历史展物和生动历史人物故事去深刻体悟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所经历的光辉历程以及伟大历史成就。

7月11日至12日,实践队一行来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追随着先辈们的红色足迹,置身于历史场景之中,感悟党的百余年激荡岁月,更加坚定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初心。“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通过重温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实践队员们加深了对共产党历史学习,抚今追昔,学思践悟,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奋斗动力。

7月13日,实践队来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通过回顾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中的英勇奋斗,实践队在实践中感悟先辈初心、使命,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锋”火。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处处复原的场景,都在诉说着抗日战争时期的苦难,鉴往事,知来者,战争硝烟虽散,勿忘历史,吾辈自强,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实践队队员表示,“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在民族危机时是他们站起来反抗,我们才拥有和平安定的生活,很难想象和我们同样年纪的青年已赴战场浴血杀敌,甚至牺牲他乡。”

7月14日,实践队来到了香山革命纪念馆。队员们在香山革命纪念馆追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足迹,切身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革命到底”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深受启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一直站在人民的一方,最终夺取的不仅是战争的胜利,更是人民的胜利。实践队队员有感而发,“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有责任将理论学习付诸实践,用奋进的姿态、扎实的行动贡献青春力量。”

7月15日,实践队来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李大钊的《狱中自述》、何叔衡在长征出发前夕送给林伯渠的毛衣、方志敏嘱托胡逸民把手稿带出监狱的亲笔信、王继才夫妇在开山岛守岛时升起的国旗、黄大年记录的关于无人机设计构想的笔记本、“援鄂重症新冠肺炎诊治李兰娟院士国家医疗队”全体队员签名的队旗、钟南山赴武汉的高铁票……170余件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手稿、家信、遗书等珍贵文献以及各类实物,饱含着深沉的赤子之心、家国情怀。实践队员们通过参观文物进一步学习其背后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走这条“复兴之路”,实践队员们被革命先烈们不渝的信仰、强大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

通过此次实践,实践队员们受益匪浅,纷纷表示“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青年是民族的脊梁,青年是民族的灵魂,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属于青年,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奋斗就要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执着追梦。青年的理想与信仰,也是全民族的理想与信仰,更是民族的未来,青年之信仰高远如鸿鹄,为民族和时代而翱翔。

(责任编辑:吕丽芳 审稿:刘小清 吕丽芳)

上一篇:我校荣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下一篇:【暑期“三下乡”】景德镇陶瓷大学推普服务队赴广东潮州、江西萍乡开展“赣粤共语三农振、四海同音助乡村”暑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