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暑期“三下乡”】景德镇陶瓷大学“瓷绘乡愁”实践队赴贵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3-08-07  点击:[]  作者:  来源:

本网讯(文/江梦乐 于雅曼 图/郭强 李怡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子通过实地观察,调研党和国家大踏步发展的“贵州缩影”,景德镇陶瓷大学“瓷绘乡愁”暑期社会实践队赴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7月20日至28日,实践队员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前往花茂村感受最美“乡愁”。实践队员们踏访了花茂村的乡愁土墙、花茂人家、红色之家、党群服务中心、陶艺文化创意街等地,深入了解当地特色产业。实践队走进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非遗“母氏陶艺馆”,与母先才先生亲切交流,了解制陶过程与土陶特色文化。

随后,实践队员们走进苟坝村,参观苟坝会议会址、红军马灯馆、毛泽东小道、长五间(周恩来住居)等地,深入了解苟坝会议历史,接受红色文化洗礼,颂扬革命精神。队员们走在毛泽东小道,讲述毛泽东用马灯照亮的地方,驻足“马灯”建筑前,体会坚持真理的力量。实践队队员们深深感受到革命先辈建立新中国的艰辛与不易,深刻领会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深耕文化内涵,开展乡村调研

7月24日,实践队与枫香镇党委书记、遵义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管委会主任何开松、枫香镇人大专职副主席罗婷、枫香镇花茂村党总支书记彭龙芬进行座谈交流。在座谈中,围绕青年该如何助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展开交流,何开松书记谈到,“青年大学生既是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储备。希望更多青年认识到乡村的魅力,怀抱着高尚的使命感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切实地为乡村建设作出贡献”。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积极运用自身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为推动乡风文明、乡村文化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绘就乡村画卷 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而墙绘则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实践队员们来到花茂村后深入了解当地文化资源,结合花茂村的“乡愁”特色,精心设计了以“多彩贵州,瓷绘乡愁”为主题的三套墙绘方案。这些设计将为花茂村的乡村振兴和文化振兴贡献出独特的力量。

据了解,此次实践队以2015年6月16日总书记来到花茂村视察为灵感,创新使用花茂的土陶片和景德镇的瓷片作画,用2015片包含青花、釉里红、颜色釉等景德镇特色陶瓷瓷片对花茂村村口墙体进行装置,在高5米、宽3米的墙体上拼贴出多彩渐变的“花茂”二字,寓意着如今花繁叶茂的花茂村。实践队通过多彩的墙绘为花茂村添彩增色,将当地的多彩美景留在了这个美丽的乡村,让花茂故事在花茂人家的墙上绽放。

此次墙绘创作不仅是对贵州独特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对当地乡村振兴的生动宣扬,为新农村勾勒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本次活动得到了枫香镇花茂村的大力支持与高度肯定。同时,本次墙绘创作获得了当地媒体的独家报道,收到了村民委员会发来的感谢信,表达了对景德镇陶瓷大学青年学子扎实的专业能力的高度赞扬。

景德镇陶瓷大学“瓷绘乡愁”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贵州感受乡村振兴,助力贵州乡村面貌改造提升,精心设计墙绘作品方案,将美丽绘于乡村,让艺术留住乡愁。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意义深远,获益匪浅,既将花茂村当地的土陶特色与景德镇的陶瓷相结合,又将自身专业特长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展现了陶瓷大学青年学子专业特色与精神风貌,未来将继续学好专业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吕丽芳 审稿:兰茜 吕丽芳)

上一篇:我校编撰出版国内首部跨境电商英语直播教材
下一篇:精心备赛 争创佳绩——我校开展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活动(江西赛区)参赛作品打磨指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