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杨帆)8月28日至9月2日,由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教育是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深入落实习近平主席共建“五大家园”倡议,去年8月,双方共同发布了面向2030年的教育合作发展愿景与行动,一年来,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积累一系列成功范例和务实成果。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也是提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中国愿与东盟各国携手同行,以高质量教育发展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和创新支撑,以高水平人文交流为共建“一带一路”夯实社会和民意基础,充分发挥教育的支撑作用、引领作用、联通作用,把“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创新之路、友好之路,为推动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发展、增进本地区20亿人民福祉贡献力量。

(来源: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受留学中国预科教育联盟(简称CCN)邀请,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出席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全球青年创未来 数字品牌无国界-政产学联合培养新型国际化人才论坛”.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邵长宗、国际学院副院长杨帆随同参加。

论坛中,吕品昌做了主旨发言,他说,“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学校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盛,百十年来,始终坚持以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为使命,与国家陶瓷事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自1958年以来,先后培养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留学生,其中就包含了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老挝、缅甸、柬埔寨、越南等七个东盟成员国家的学生,将博大精深的中华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国。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对国际化创新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我校将依托‘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校企联盟平台,充分发挥我校在陶瓷教育及人才培养中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吸引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优秀生源,为建设培养和输送高质量陶瓷精英,推动陶瓷行业创新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随后,吕品昌代表我校与越南河内手工艺和工艺村协会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双方将按照“联合选拔、联合资助、联合培养”的合作模式,开设人才联合培养本科与研究生项目(中文授课),为越南河内手工艺和工艺村协会培养并输送国际化、本土化的陶瓷艺术设计与陶瓷材料工领域专业人才。

(责任编辑:吕丽芳)
上一篇:景德镇陶瓷大学2023年辅导员、班主任心理育人工作技能培训班开班
下一篇:校党委书记李良智一行实地走访新厂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