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陶大新闻
【暑期“三下乡”】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学系“送法下乡”社会实践队赴乐平市开展社会实践
时间:2025-07-16  点击:[]  作者:  来源:

本网讯(文/何伟 黄少一 图/肖子宏)为探寻使用法律知识解决乡村实际问题的方法,助力形成“知法、懂法、用法”的乡村治理新格局,6月25日至27日,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学系通过“送法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树立兼具深度与温度的普法范例贡献陶大学子的力量。

参观红十军烈士纪念碑:精神传承与法治共鸣

实践队探访红十军烈士纪念碑,深入学习红十军的精神文化与队伍发展历程,探索普法工作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为精神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在纪念碑前,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战火与革命信念交织的历史片段。纪念碑从历史、文化、艺术、文字等多角度展现革命战争史,红色文化与石刻艺术融合,让队员们身临其境感受往昔岁月的历史温度。

带队老师通过纪念碑上的文字和图案资料,讲解红十军等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心,并希望将革命精神融入普法工作,以创新形式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实践队参观红十军烈士纪念碑

进行普法宣讲:支教与普法交汇

实践队走进界首村八一希望小学,进行普法活动队员化身法治引路人,围绕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等六大领域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结合校园案例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生活常识。同时,针对夏季高发的溺水隐患,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讲解“六不准”原则、危险水域识别及应急自救方法,筑牢孩子们的生命安全防线。

实践队在界首村八一希望小学开展普法活动

参观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建军旧址:红色资源与法治融合

实践队抵达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建军旧址。队员们参观先烈遗物,体悟崇高精神,深度挖掘红军建军历史中的法治元素(如革命时期纪律条例、群众权益保障措施),以红色故事为载体增强普法宣传的感染力与历史厚重感。此外,实践队创新普法形式,将红色教育基地转化为普法阵地,通过沉浸式体验提升村民法律学习兴趣,助力界首村形成乡村治理新格局。

实践队参观建军旧址

展望未来:红色资源,助力普法创新

实践中,队员们深入学习革命先烈精神,意识到红色资源与法律知识结合的可能性,以及其对乡村法治宣传的促进作用,更体会到传承革命精神是新时代青年的使命。

实践队队员在向界首村村民进行普法宣传

“本次乐平之行不仅是对界首村红色文化资源的解读,更是青年学子对革命文化传承与法治精神弘扬的生动实践。”实践队队长、法学系党委副书记柯大为表示,期望同学们肩负普法为民使命,奋斗在乡村红色资源赋能普法宣传的前沿,贡献陶大学子的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陶梦飞 审稿:兰茜 陶梦飞)

上一篇:【暑期三下乡】景德镇陶瓷大学“视韵绘乡”实践队赴乐平市涌山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下一篇:【暑期“三下乡”】景德镇陶瓷大学“垄上青禾”实践队赴浮梁县黄坛乡开展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