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至8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陶瓷艺术国际化战略研究》首席专家吕品昌教授率领课题组成员深入英国斯托克陶瓷产区,对斯托克陶瓷艺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考察,包括深入米德堡陶瓷工厂、斯托克市陶瓷博物馆、斯波德博物馆、韦奇伍德博物馆以及英国陶瓷双年展等地实地参观调研。项目组通过四天的实地调研与学术交流,提炼出英国陶瓷从工业革命到当代艺术创新的探索转型经验,为中国陶瓷艺术国际化战略研究走向国际化提供新的经验思考。

中国景德镇与英国斯托克的陶瓷渊源可追溯至13世纪。元代青花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入欧洲,其“中国白”的釉色与钴蓝纹样在17世纪引发欧洲“中国风”的热潮。斯托克作为英国工业革命核心陶瓷产区,其纹样主题和制瓷技术均受中国瓷器的影响,尤其是独具特色的“柳树图案”瓷盘,吸收景德镇青花瓷中的柳树、亭台、楼阁等经典纹样,同时融入英国田园风格,通过转印技术进行工业化生产,把英国柳树图案纹样的应用生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课题组成员考察调研米德堡陶瓷工厂
米德堡陶瓷工厂的酒瓶窑再现了英国早年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展面貌,通过参观每一个制瓷环节的深入考察,从泥浆加工、翻模造型、修坯补水、花纸印刷、窑炉烧制等环节实地考察,发现米德堡的陶瓷工匠们都沉醉在自己掌握的每一道生产工艺中,柳树图案的日用瓷大量在这里生产加工。

课题组成员参观考察英国米德堡陶瓷工厂的酒瓶窑

课题组成员考察调研米德堡陶瓷工厂生产车间

课题组成员考察调研米德堡陶瓷工厂生产车间

课题组成员与英国贴花纸技术工人深入交流

课题组成员考察调研米德堡陶瓷工厂生产车间的印坯技术

课题组成员考察调研米德堡陶瓷工厂销售商店

课题组成员调研交流米德堡陶瓷工厂修坯、补水技术

课题组成员考察调研米德堡陶瓷工厂

课题组成员深入考察斯波德博物馆展厅
斯波德博物馆里有大量的柳树纹样青花瓷盘,再现了英国18世纪末风靡一时的“中国热”现象,通过此次参观斯波德博物馆、米德堡陶瓷工厂保存的大量“柳树图案”的日用餐具及咖啡杯具藏品就可以印证中英陶瓷艺术交流史文明互鉴。

课题组成员考察调研斯波德博物馆库房

课题组成员考察调斯波德博物馆

斯波德博物馆库房保存大量的柳树图案日用餐具

课题组成员与斯波德博物馆库房工作人员深入交流

斯波德博物馆库房保存的古代制瓷模具

课题组成员考察调研斯托克市陶瓷馆及美术馆

课题组成员考察调研斯托克市陶瓷馆及美术馆

斯托克市博物馆库存大量的中国青花瓷

课题组成员考察调研斯托克市陶瓷馆库房

课题组成员考察调研韦奇伍德博物馆

课题组成员考察调研韦奇伍德博物馆

韦奇伍德博物馆展示大量的Wedgwood品牌陶瓷

韦奇伍德博物馆展示大量的Wedgwood品牌陶瓷

曹建文教授考察调研韦奇伍德博物馆
本次调研活动重点考察了英国的韦奇伍德瓷厂与博物馆,旨在为其享誉全球的品牌历程与国际化战略寻求借鉴。韦奇伍德成功将产品从实用器皿提升为承载新古典主义美学的艺术符号,并通过王室背书、全球展览与精准市场定位,奠定了其世界级奢侈陶瓷地位。其“设计驱动品牌”、“故事赋能价值”及“标准化手工艺”的融合模式,为中国陶瓷艺术突破文化折扣、实现国际化升级提供了关键启示,即如何在坚守本土美学精髓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全球共鸣的品牌叙事与市场化运营体系。

课题组成员考察调研韦奇伍德博物馆

课题组成员在斯波德博物馆推介“瓷的未来”国际陶瓷双年展
英国陶瓷双年展既是英国领先的当代陶瓷艺术展览,也是英国陶瓷行业的重要盛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在2009年首次举办,此后便成为英国陶瓷艺术家、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汇聚交流的平台,它旨在庆祝和推广当代陶瓷艺术,探索粘土和陶瓷实践中的各种想法与趋势。此次调研期间,正好遇到2025年的英国陶瓷双年展开幕,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吕品昌与英国双年展策展人克莱尔·伍德就陶瓷艺术如何与世界对话展开深入交流 。

课题组成员与英国双年展策展人克莱尔·伍德深入交流并合影留念
作为英国陶瓷工业的核心地带,斯托克拥有独特的工业遗产,为双年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英国双年展不仅展示了许多知名艺术家的杰出作品,还将通过新的展览形式与国际交流,挖掘并推出新的陶瓷艺术家。

课题组成员向英国陶瓷双年展策展人克莱尔·伍德推介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

课题组成员与英国陶瓷双年展策展人克莱尔·伍德深入交流

2025年英国陶瓷双年展展览现场

2025年英国陶瓷双年展展览现场

2025年英国陶瓷双年展展览作品

2025年英国陶瓷双年展展览现场

2025年英国陶瓷双年展展览现场
本次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陶瓷艺术国际化战略研究》在英国斯托克展开一系列的考察调研活动,既见证了理论与创新的深度融合,也凸显了其在东西方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价值。从理论层面看,斯托克陶瓷以工业遗产为根基,将传统制瓷技艺的工艺理论与当代艺术创新理念结合,为陶瓷艺术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实践样本;在创新维度上看,当地工坊与艺术家突破材料限制,让陶瓷从实用器物拓展为多元表达载体,印证了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路径。
同时,作为全球陶瓷交流枢纽,斯托克陶瓷通过展览、工坊等形式,既输出英国陶瓷的工业美学与当代创意,也吸收东方陶瓷的意境与技艺,搭建起跨越东西方文化对话的桥梁。此次调研不仅深化了对中国陶瓷艺术国际化发展规律的认知,更为推动东西方陶瓷文化互鉴提供了新的思考。
《中国陶瓷艺术国际化战略研究》国社科艺术学重大课题主要从从“战略思想”“战略基础”“战略本体”“战略发展”“战略路径”五个维度去探究中国陶瓷艺术国际化战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项目研究期间,首席专家吕品昌带领课题组成员去葡萄牙、瑞典、韩国、日本等地考察调研,以中国陶瓷艺术国际传播战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个性与共性、理论与现实等方面的问题为导向,提出中国陶瓷艺术国际传播的有效路径和发展策略,深度挖掘中国陶瓷艺术的文化价值,建构中国陶瓷艺术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提升中国陶瓷艺术国际影响力。此次项目首席专家吕品昌率课题组成员赴斯托克考察调研,深刻揭示了景德镇与斯托克的陶瓷交往不是单向的技术模仿,而是“传承-创新-共享”的双向互动。
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斯托克是英国的瓷都。16世纪始,景德镇陶瓷远销英国,不仅受到英国民众的广泛喜爱,也促使斯托克不断陶工模仿创新,改进陶瓷生产工艺,对英国的餐饮方式、美学品味、生产工艺以及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四百年来,中英瓷都不断互相交流、竞争、碰撞、融合,两者的交流与互动一直延续至今。
2025年,恰逢英国瓷都斯托克建市一百周年。与此同时,景德镇正在全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景德镇陶瓷大学十余名师生围绕景德镇外销瓷影响下斯托克陶工创作的柳树图案陶瓷这一主题进行专门创作,通过在斯托克举办学术展览、学术研讨、艺术家交流创作、拍摄纪录片等多元方式,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进一步促进当代中英陶瓷文化交流,揭示景德镇的世界意义,助力景德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作出积极贡献。未来,双方可进一步深化合作——在景德镇打造“中英陶瓷遗产数字博物馆”,利用VR技术复原米德宝瓶窑烧制场景;在斯托克设立“景德镇陶瓷艺术中心”,联合中英两国的陶瓷艺术家举办展览,推动陶瓷艺术成为跨文明对话的载体。
本次柳树图案交流展览项目是一次真正的国际传播,可以有效的助力中国陶瓷艺术走向国际化,探寻更多可以合作的可能性。举办两国交流的主题性展览,加强中英双方未来能在文化交流、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和文旅经贸等层面产生合作。正如景德镇陶瓷大学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吕品昌所言:“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更是文明互鉴的使者。景德镇与斯托克的故事,证明了当传统工艺拥抱全球视野,当历史基因注入创新基因,陶瓷艺术就能跨越时空,成为连接人类命运的共同语言。”
此次英国斯托克考察,不仅梳理了中英陶瓷千年交往的脉络,更勾勒出未来“全球陶瓷共同体”的蓝图——以陶瓷为媒,让世界看见文明交融的璀璨光芒。
(责任编辑:陶梦飞 审稿:兰茜 陶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