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文/刘小平 彭科栋 图/宋暖 章思艳)10月29日上午,2025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在景德镇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闫继娜、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陈立东,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勇,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民窑博物馆馆长陈闽,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教授Trinitat Pradell,韩国高丽大学教授方炳善,北京大学教授秦大树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上海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李伟东主持。

吕品昌在致辞中表示,景德镇陶瓷大学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始终以弘扬陶瓷文化、振兴陶瓷工业为己任,致力于发展成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陶瓷艺术家、企业家和行业骨干,形成了独特的“陶院现象”,被业界誉为“陶瓷黄埔”。近年来,学校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考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陶瓷特色,大力推进考古文博学科建设。他谈到,2025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不仅是对学术传统的赓续传承,更是面向未来的开拓创新,期待这场学术盛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闫继娜在致辞中回顾了ISAC会议的发展历程,并阐释了古陶瓷作为文明“物质编码”的独特价值。她指出,本届会议共收到了来自中国、英国、德国、西班牙、荷兰、土耳其、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学者的94篇摘要,涵盖古陶瓷的科学分析、历史研究、保护修复、跨学科方法等多个前沿领域,不仅充分体现了古陶瓷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还展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希望此次会议能够为全球古陶瓷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为文明传承与科技创新贡献智慧与力量。

据悉,该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景德镇陶瓷大学主办,上海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会、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承办,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民窑博物馆、耐驰科学仪器商贸(上海)有限公司、苏州伊凡智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凯视迈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支持。会议持续3天,分为开幕式、主旨演讲、大会报告等环节,共有70余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人员还到了御窑厂遗址、湖田古瓷窑址、观音阁窑址、落马桥古瓷窑址等地开展参观调研。此次会议不仅为全球陶瓷科技与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交流平台,更彰显了中国在陶瓷科技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责任编辑:刘欢 审稿:兰茜 刘欢)
上一篇:我校师生团队荣获2025年红点设计概念奖
下一篇:我校在“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喜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