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曾羚轩 夏阳 冯燊 徐涛 王合云)10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与阿拉伯国家陶瓷艺术与景德镇学交流活动在我校开幕。我校学生记者就此次交流活动的相关情况和如何提升中华陶瓷文化的地位和影响等问题采访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汉斯•道维勒、中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规划特别顾问徐波、教科文红钻战略基金中方负责人、红钻集团万宏伟。
汉斯•道维勒:景德镇陶瓷学院是一所学术氛围浓厚的高校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汉斯•道维勒谈到,经济和文化要发展,就不能忘记过去,一定要尊重过去,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到世界陶瓷文化中心的景德镇,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个开始,今后将要做得更好。我们希望让中国以及非洲地区的陶艺家开始合作,慢慢带动经济的发展,现在中国发展较快,让其带领落后地区一起发展。以后让美国、德国等地区也一起参加交流活动,共同发展。
汉斯•道维勒说,是我们创造了艺术,而不是艺术改变了我们。此次中国、非洲与阿拉伯国家陶瓷艺术与景德镇学交流活动,中国、非洲、阿拉伯以及其它国家的大师聚在一起交流,定能创造出更多思想,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精神财富。本次活动选择景德镇,因为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景德镇陶瓷学院也是一所学术氛围浓厚的高校。
杜越:努力推广“景德镇学”,中国陶瓷艺术要走向世界

当问及中国陶瓷文化在世界陶瓷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时,中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说,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对于艺术而言没有永远的第一。中国陶瓷艺术也出现过落后的情况,我们曾经在世界上创造过辉煌,现在我们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重塑辉煌。我觉得提高国际影响力关键是要不断提高艺术感染力和陶瓷艺术品质,不断提升自己赋予陶瓷文化这种新的哲学理念,这些方面还有待加强提升。整个的陶瓷艺术与国家命运相连,国家在发展,现在要赋予陶瓷学院更加重大的责任,加大开展陶瓷艺术方面的研究,把“景德镇学”提升起来。中国陶瓷艺术要走向世界必须要不断开拓创新,推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使其在世界有更大的影响力
杜越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加大支持组织力度,并倡导陶瓷艺术交流,我觉得更主要的不是陶瓷产品之间的交换,而是一种在艺术之上的学术交流,这种交流将进一步促进中国、非洲及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在陶瓷艺术领域推广“景德镇学”,这种交流层次更能带动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因为是在学者之间,学术氛围非常浓厚,而且是以“景德镇学”为基础的一种交流。所以这才能使悠久的陶瓷文化积淀及深奥的哲学思想传达出去。来到陶院,最深的印象就是觉得陶院学术氛围比较浓厚,希望学校发展得更好。
徐波:保护和弘扬中华陶瓷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规划特别顾问徐波在采访中说,作为陶瓷文化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开展中国、非洲与阿拉伯国家陶瓷艺术与景德镇学交流活动,在这里汇聚了许许多多的陶瓷艺术大师。主要是为了让陶瓷文化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能够弘扬陶瓷文化,对陶瓷文化的继承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景德镇陶瓷的千年历史文化,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再把它发扬光大。现在传统艺术的传承遇到了很多的挑战,把祖国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只要很努力去做,相信可以取的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把这个项目引进,为广大的年轻人提供一个窗口,我们这次来参加的有摩洛哥等一些国家,他们认为这个陶瓷艺术和考古艺术是人类共有的。
徐波说,希望本次陶瓷文化交流不是一个“走场式”的活动,要相互交流学习,放下身段,希望能够踏踏实实的做,不仅是陶院领导老师要认真去做,我们学生也要认真做,要在学术和技能方面都不断学习提高。这次我来到陶院,觉得学校非常好,学生也非常好,汇聚了全国陶瓷艺术的大师。
万宏伟:要有全球的视野,宽广的思路,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教科文红钻战略基金中方负责人、红钻集团万宏伟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教科文组织发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的多样性,在这方面来讲,我们希望把中国最古老、最有影响的陶瓷艺术能够推广到全世界去,同时,也邀请像非洲的外国艺术家来到景德镇和我们进行交流,通过多元化的交流、文明的交融,可能会产生新的艺术。传统文化有很高的价值,但他毕竟是历史,从现代意义来讲,如果不创新、不继承,未来永远停留在过去,不会再有未来。
万宏伟说,“去年上半年,我们开始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讨论如何保护这种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文化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希望引起更多国内外的关注,获得更多的支持。在古代,我们陶瓷艺术非常辉煌,但在现代,比如日用方面,我们和日本德国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如果我们不奋起直追,包括新技术、新的思路,那我们的也没有发展。现在德、英、日本生产的很多瓷器非常经典,这是我们需要创新、学习、交流的。
我们的艺术家需要和国际艺术家进行交流,这样的话,我们会有全球的视野,宽广的思路。创新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一种交流,不同文化,不同陶瓷艺术的交流,通过交流,对陶瓷艺术有更多的理解,同时,引起更多的关注,然后对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上一篇:我校师生参加瓷都圣火传递暨窑神公祭活动
下一篇:宁璘教授水粉画作品展在我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