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枫林讯 (记者 倚天) 北京时间5月18日,加拿大红枫林传媒董事长谷剑云女士来到中国景德镇陶瓷大学参观及洽谈合作,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书记郭杰忠对谷剑云董事长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她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点及专业设置等基本情况,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展对外合作和交流。谷剑云董事长表示,红枫林传媒作为加拿大安省唯一一家集报纸、网站、网络电视台及新媒体为一体的中文全媒体,在宣传祖国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红枫林将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宣传好景德镇陶瓷大学,扩大学校对外影响,并愿意为大学与安省有关方面牵线搭桥,在促进学校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方面尽微薄之力。

谷剑云来访时,适逢郭书记对毕业生创新创业工作进行调研,他们一同参观了校友企业—景德镇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参观过程中,郭书记高度赞扬了这些毕业生在创新创业中取得的成绩和展现出的精神面貌,并勉励他们坚守创业梦想,不断提升艺术创作水平,希望他们在创新的过程中,与市场对接,在艺术性与实用性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利用网络平台,拓宽销售渠道;鼓励他们通过不懈努力,把事业做大做强。

郭杰忠介绍,在学校“三创”教育的熏陶和瓷都景德镇浓郁艺术氛围的影响下,学校有不少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并取得很多成绩,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也是值得在校的学生们学习的;作为母校的老师,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可以说,陶大学生的“泥饭碗”就是“铁饭碗”,甚至胜过“铁饭碗”。
郭杰忠指出,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学校将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与创业毕业生的联系,建立陶大创业毕业生党支部,为创业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多部门联动,深入了解毕业生创业情况及遇到的困难,

·发挥学校的资源、平台等优势,将强与政府部门联系,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做他们的坚强后盾。
·加强陶瓷通识教育,让非陶瓷类专业学生也有机会接触陶瓷,了解陶瓷文化,激发更多学生热爱陶瓷艺术,走向创新创业之路。
·进一步完善“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平台,让更多青年学子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通过聘请创业导师,开设创业课程,设立创业基金,创业项目,构建创业成果展示平台,为广大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与景德镇市政府合作,创建大学生创业园。把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学院联动起来,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让更多有创业想法的同学能够创业。让大家富有创意,勇于创新,敢于创业。要联合湘湖镇政府,打造“创业小镇”,为创业的学生营造优良的创业环境。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对接,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有针对性的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要加强合作,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检测、转型升级、人员培训提供智力支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步伐;要建立更多的大学生实习基地,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青瓷雪花漂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参观后,谷剑云董事长感谢郭书记带她近距离接触这些惟妙惟肖的精美瓷器,这些造型优美、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的陶瓷浓缩了中华陶瓷文化的精髓,盛赞“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景德镇陶瓷的真实写照。
随后,谷剑云女士又先后参观了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轻工业陶研所(著名的7501毛主席用瓷诞生地)、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美术馆、2016届陶瓷设计毕业生作品展等。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我国惟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是全国29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和首批94所有资格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硕士、学士学位留学生的高校之一,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与陶瓷艺术交流、陶瓷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历史沿革:学校前身是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1947年设置专科建制的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成为当时江西省五所专科高校之一;1958年设置普通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隶属于国家原轻工业部。1998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和江西省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198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校概况:学校现有新厂、陶研所、湘湖三个校区,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陶瓷美术学院等八个教学分院(部),现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1.9万余人(含独立学院),留学生近百人,已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专任教师802人,各类国家级艺术大师26人,各类省级专家人才近200人。
教育教学: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5年,成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现拥有多个国家级试验区、特色专 业和项目等。近年来,学生在国内外大赛中屡创佳绩,多次获得国际大奖,2015年学校选派的“指尖上的陶艺”项目荣获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全国唯一的最佳创意奖。

艺术创作:学校艺术名家荟萃,在继承传统陶瓷技艺的基础上,注重材质、工艺、造型和装饰等方面的创新,创作了大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族艺术瑰宝,承担了开国大典、人民大会堂、7501毛主席用瓷、尼克松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中博会、北京APEC会议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国礼瓷、特制瓷设计制作任务,300余件作品被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美术馆收藏,200余件作品在全国美展等重大评比中获奖,2015年,学校入藏英国白金汉宫的两件陶艺作品《祥和》《岁岁和合》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赞誉,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国际影响力。

对外交流:学校是江西高校中一所办学历史悠久、行业背景深厚和学科特色鲜明的大学,曾作为全国最具特色的高校之一(江西惟一)两次赴俄罗斯参加教育部组织的“21世纪中国大学展”,多次代表中国政府向外国政要赠送国礼,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学校1958年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近60年来培养了来自各大洲的20多个国家3000余名留学生,与美、英、法、日、韩等国家或地区30多所高校和国际陶艺家协会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派教师讲学、互派学生修学访问、联合培养艺术人才。

近年来,学校把握世界陶瓷艺术发展趋势,依托景德镇厚重的陶瓷文化底蕴,先后主办了10余次国际陶瓷工程、艺术、文化、教育研讨会,尤其是2015年,学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成功举办了“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景德镇陶瓷与“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景德镇)高技术陶瓷国际论坛暨第九届亚洲陶瓷材料研讨会、第三届中国中部设计艺术国际研讨会及2015 ISCAEE国际教育交流学会系列活动等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活动,200余位海外专家参会,有力推动了陶瓷科技与文化艺术国际化发展。学校代表国家先后在国际上多个重要场所举办师生陶瓷艺术作品展,充分展现了学校在陶瓷艺术教育和创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大大促进了中国陶瓷文化与艺术走向世界。

办学特色及成就: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以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为使命,践行“诚朴恕毅”的校训精神,为社会培养了6万余名陶瓷专门人才,造就了一大批著名陶瓷艺术家、设计师、科技领军人物和企业家,形成了独特的“陶院现象”,被誉为中国的“陶瓷黄埔”。
当前,学校正跨入到建设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历史新阶段,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竞争形势,学校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行业需求、特色办学、创新发展”,坚持转型发展和一流学科建设“双轮驱动”,坚持深化改革和依法治校“双轮驱动”,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朝着建设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陶瓷大学的发展目标迈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陶瓷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行业技术进步发动机和中华陶瓷艺术与文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