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陶瓷文化 涵养家国情怀
——景德镇陶瓷大学扎实推进文化育人
景德镇在线讯(李明文/文 林涵/图)1月6日下午,在浮梁县旧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景德镇陶瓷大学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成员们正在向当地群众宣讲《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拉开了景德镇陶瓷大学2020年寒假大学生文明实践志愿行动,学校组建的19支队伍,将在假期奔赴江西各文明实践示范点,从聚焦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方针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等五个方面内容展开实践活动。
2019年11月,由省教育厅、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江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舞蹈节在南昌举行;景德镇陶瓷大学选送的舞蹈《盛窑雅瓷》通过拟人手法将火焰比作瓷匠,表现一代代制瓷人的初心,巧妙诠释了瓷都景德镇的工匠精神,博得了台下观众们的热烈掌声。最终,该舞蹈从全省43所高校选送的112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获荣获二等奖(全省本科甲组第四名),并在颁奖典礼上汇报演出。

《盛窑雅瓷》
这是景德镇陶瓷大学深度实施“弘扬陶瓷文化,涵养家国情怀”文化育人项目的一个缩影。
通过舞蹈艺术和陶瓷文化相互交融,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深度挖掘社会实践的内涵,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涵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近年来,景德镇陶瓷大学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结合百年办学传统和历史积淀,充分发挥基地办学和陶瓷文化育人的天然优势,深度挖掘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所蕴含的育人资源,构建以陶瓷文化为特色,贯穿全年的“弘扬陶瓷文化,涵养家国情怀”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形成“月月有主题、人人都参与,年年有创新”的良好育人氛围,丰富文化育人内涵,彰显文化育人特色,不断引导广大师生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拓展文化内涵,滋养师生心灵
“陶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艺术文博学院詹嘉教授开展第二课堂精品项目受到学生们的喜爱,通过项目的实施,成功举办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一带一路’与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主题作品展,同学们通过陶瓷器物、雕塑、瓷板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表达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憧憬,对中华文明人类在千年丝绸古道的历史长河里奔腾不息、与时俱进的赞叹。

展览
“昌南本是一个荒凉地,竟可以化土为器。这不正如同我们新中国一样吗,一路的披荆斩棘,从肇始之初的一无所有,到现在的伟大崛起,就如同陶瓷的形成一样,只有经历过熊熊业火的燃烧才可以获涅槃重生……。”伴随着宁子传同学朗诵的《陶然》诗文,以迎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的“如果陶瓷会说话”主题诗文征集暨展演活动拉开帷幕。诗和瓷的灵感之作,一个又一个灵动的诗人词人用细腻的文字永颂陶瓷之美。精心的舞台设计,优美动人的情景表演,让在场师生在视觉听觉上全方位的感悟到中国诗词之美,陶瓷之美。

陶大礼仪团表演
景德镇陶瓷大学礼仪团的学生们,除了刻苦训练表演基本功外,还学起了“针线活”。通过她们灵巧的双手,让每套服饰都凸显了陶瓷元素,如青花系列,原型就来自青花瓷盘的形状;玲珑瓷系列是在镂空的婚纱上将蓝色灯线、自制电源用透明胶、针线手工缝制而成。她们作为表演嘉宾,多次参加学校重大国际学术活动及各种典礼仪式,在舞台上的她们,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曼妙的东方古韵,成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有生命色彩的“名片”。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让陶瓷文化活起来
盛夏时节的井冈山,翠竹如海,青松如潮。景德镇陶瓷大学赴井冈山地区实践采风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实践团的12名队员,沿着学校任瑞华教授50年前创作《八角楼的曙光》时曾经走过的路,用画笔把革命历史呈现在艺术作品中,将井冈山的红色元素融入陶瓷创意产品设计中,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革命记忆和井冈山精神,该实践活动已连续五年入选“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专项行动。景德镇陶瓷大学把思政课的课堂搬到祖国广袤大地上,让红色文化与陶瓷文化同频共振,给青年大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在共和国的摇篮瑞金,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的第十期学员们追寻着红色的足迹,在“一苏大”旧址、红井、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央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等地,怀着对革命理想崇高的敬意,在一件件展陈、一段段讲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中,感悟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社会实践
18个小时车程、1039公里距离,19名陶大校报记者纵跨江西来到佛山禅城,通过走访、参观、采访、摄影等方式先后对简一陶瓷有限公司、卡米亚陶瓷有限公司等当地知名陶瓷企业开展实地调研。700多公里外的长沙,这里坐落着一千三百多年前的盛唐瓷窑址,如今的长沙也已然成为中国重要的瓷业产区。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学生会的实践队员们,来到长沙市大红陶瓷工业园,调研这里的红瓷研发与制造情况。

社会实践
“陶瓷文化孕育了我们,我们也要懂得将它传播给更多的人。”40多斤的陶泥、50多个陶瓷素坯,青年传媒联盟暑期社会实践队的侯梦伟与队员们扛着这些原材料,顶着酷暑从景德镇来到湖北省国家级贫困县巴东县,为当地白沙坪小学的同学们带去了一堂堂生动的陶艺体验课。
搭建育人载体,体验陶瓷魅力
“这是我第一次亲身体验陶艺,看见一块泥巴在自己手中成为一个杯子,这种感觉非常奇妙。”环境工程专业的曾颖晨分享着她的陶瓷制作感受。学校以陶瓷协会、火之原陶瓷艺术与创作协会、陶瓷艺术与工艺协会、研究生书法协会等社团为重点,项目化支持学生社团开展“陶艺DIY—陶艺制作、拉坯体验之旅、名师鉴宝、我与陶瓷艺术大师对话”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能够切身体验陶瓷制作、艺术创作、品鉴的乐趣,通过与陶瓷艺术大师对话,学习他们德艺双馨的精神品质。
学校充分利用美术馆、校史馆,以及校外中国陶瓷博物馆、古窑民俗博物馆、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等文化遗产、景观景点作为育人载体,组织学生深入了解景德镇陶瓷大学百年校史校情,徜徉在陶瓷的海洋,穿越古今,与历史对话,感悟中华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内心深入让学生“爱上陶瓷”。

红五月科技艺术文化节
火红的五月,学校以“红五月科技艺术文化节”为依托,编创舞蹈《瓷国小镇》曼妙多姿,歌曲《高岭高》慷慨激昂。“每一次穿上“四大名瓷”演出服,内心都十分激动,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在演艺着陶瓷文化的博大与精深。”礼仪团成员崔涵说。

瓷博会志愿者
每逢景德镇大型活动现场,皆可见陶大青年志愿者的风采。金秋时节,120名大众志愿者和36名礼仪志愿者化身“小青花”,助力瓷博会。这是他们坚守在这里的第16个年头,他们用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青春姿态为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国内外友人答疑解惑,自豪地为他们介绍景德镇,介绍中国陶瓷。大四学生李鹭斌说:“这是我第四次以小青花的身份助力瓷博会,能在毕业之前再一次服务瓷博,传播陶瓷文化,我感到十分荣幸。”
青春告白祖国,涵养家国情怀
“同学们,欢迎你们踏上景德镇这片神奇的沃土,我们知道,瓷器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在英文中,瓷(china)与中国(CHINA)同名。109年前,一批爱国知识分子怀揣实业救国的梦想,在江西瓷业公司建立了中国陶业学堂,这就是我们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前身......”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2018级考古专业学生赵江圆,正在从火车站驶往学校的迎新生校车上讲述辉煌灿烂的中华陶瓷文化和百年陶大校史,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和家长听的津津有味。在通往学校的路上,载着同学们对大学生活的期待,《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脍炙人口的红歌响彻整个车厢,大家挥舞着迎新志愿者们发放的国旗,在嘹亮的歌声中,开启了新的征程,也为景德镇陶瓷大学“青春告白祖国”主题宣讲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青春告白祖国

历史话剧《雨花台》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大学生们通过“讲、唱、演、话、带”等多种形式,向党和祖国真情告白,积极传播青春正能量,抒发爱国奋斗之志。作为“青春告白祖国”主题宣讲活动的主力军,学校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的36名成员,紧紧围绕情怀祖国、文化自信、根深沃土、致敬先烈等主题,集中备课研讨,深入班级团支部、学生组织、社团、军训场开展宣讲60余场,受众12000余人次;与此同时,“青春告白祖国”主题宣讲活动走进迎军训场和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培训班;学生们通过编演大型历史话剧《雨花台》,集中收看、座谈交流校友支教为原型的电影《山那边有匹马》《跨越时空的回信》等,重温建党建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寻访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无数困难和挑战的光辉足迹,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深刻领悟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
此外,景德镇陶瓷大学举办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师生们载歌载舞,讴歌伟大祖国,各学院团委(团总支)、各团支部、学生组织、社团“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网络拉歌活动,告白伟大祖国。“青春告白祖国,是我来到陶大上的第一课,也是最为难忘的一课,我深深感受到了陶大人的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在未来的四年里,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以后更好地报效社会。”2019级物流专业吴晶晶说道。
2019年10月1日清晨,景德镇陶瓷大学红旗广场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1200余名师生聚集于此参加“我与祖国共奋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升旗仪式,共同为祖国庆生。伴随着激昂的军乐声,国旗护卫队队员擎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地向国旗台庄严走去,当五星红旗飞扬在天空中,在雄壮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点燃了在场每一个陶大人的爱国热情。

“我与祖国共奋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升旗仪式
“悠悠昌江,诉说一段古老的故事,千年窑火,延续无数五彩的梦想……”景德镇陶瓷大学校歌《托起瓷国明天的太阳》唤醒了校园的每一个清晨,激励着一代代陶大学子茁壮成长。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表彰大会暨“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文艺展演最后,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在场师生共同唱响,歌声中传达出他们的奋进之情,这首歌不仅是陶瓷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承载无数陶大人梦想的报国之声。
“通过文化育人项目的实施,拓展了学生们感受亲近陶瓷文化的渠道,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认同。2020年,我们将继续按照文化育人项目方案推进,持续打造以陶瓷文化为特色的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影响的校园文化品牌,使校园文化成为激励青年学生爱国奋斗热情,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有效载体。”校团委书记常成玉表示。
原文链接:http://www.jdzol.com/2020/edu_0109/82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