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媒体陶大
【陶城网】2022 “融合·创新”艺术与产业合作论坛在景陶大闭幕
时间:2022-11-15  点击:[]  作者:  来源:

本报讯 “如何以‘产学研用’的创新性教育模式来破局?这正是我们这些年来一直思考的内容,也是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连续四届组织‘国际产学研用会议’的初衷,更是景德镇陶瓷大学受教育部委托、承办这次‘融合与创新’一一艺术与产业合作论坛的主旨和初心。”这是11月12日中午,在景德镇陶瓷大学主办为期一天半的2022“融合创新”艺术与产业合作论坛之《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教育与国际交流研讨会》闭幕前,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所做的总结。

据了解,“产学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意思就是把教学、学习、科学研究、设计实践的运甪系统结合起来。这种模式1983年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赫尔曼·施奈德教授提出,从此合作教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潮流。

而“2022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11月10日在南昌开幕。作为其主题活动之一,由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支持,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江西省教育厅、景德镇陶瓷大学承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协办的“融合·创新”艺术与产业合作论坛,11月11日上午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开幕。论坛聚焦艺术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学术前沿,邀请中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艺术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产业的转型发展,探讨在新文科背景下美术、设计、音乐等艺术学科与产业的融合和创新。出席开幕式有:教育部国际司欧亚处处长刘剑青,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天津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董洪霞,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蒋铁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苗登宇,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书记李良智,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吕金泉、胡银娇,各兄弟院校及学校相关部门、学院(部、系)负责人,多家媒体记者等。

李良智主持开幕式并播放了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叶建春,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在2022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南昌)上的致辞视频。

刘剑青在致辞中强调:2018年由中方发起、首先在南昌创办的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经过各方的努力,合作平台不断拓展,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合作成果不断扩大,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合作专业上,今年新增的景德镇陶瓷大学牵头承办的艺术和文化产业合作方向,是深入推进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的新亮点、新突破。艺术是世界语言,是人类财富,是精神追求。在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历史进程中,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的背景下,我们共同推进国际产学研用合作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如何把艺术的享受扩大化、惠及全人类?值得所有艺术人深入思考、不断推进!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要加强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开放发展;二、加强企业主导,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协同发展;三、加强数字应用,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发展。希望与世界各国一道,更加聚焦人类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主动地推进艺术合作,打造最为亮丽的国际产学研用合作风景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邱志杰讲话介绍:中央美术学院建校百年来,始终把立德树人、推动艺术教育和社会美育的大学之道,与国家民族的发展需求、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的历史使命紧密结合。中央美术学院将以人民为中心去创作、奉献文艺精品,培养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积极投身文化产业建设,与各国各行业的同仁广泛展开合作,服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文化建设。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俞剑红也借助视频向论坛的开幕祝贺!分别表态期望搭建高端平台探讨音乐在新背景下的创新,实现高校艺术创新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时能为电影艺术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贡献更多智慧,让中国真正从电影大国走向强国。

当天论坛共有35名中外专家教授学者以线上、或线下形式作主旨汇报发言并呈现很多相关案例,展示中外各大院校关于产学研用的最新教育成果。其中:国外18位来自芬兰、意大利、西班牙、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美国、泰国、英国、日本、韩国、刚果(金)、挪威、澳大利亚、白俄罗斯、墨西哥、加拿大、瑞士和土耳其等国;国内17位则来自景德镇陶瓷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南大学,台南艺术大学及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芬兰阿尔托大学教授塔皮奥·伊利·维卡里在做《艺术与设计融合的挑战》专题视频汇报认为:产品方式要与市场和民众需求疏通,教育也能促使产业的改变。

韩国弘益大学李伶美教授做《关于韩国现代陶艺文化产业现状》专题视频汇报时,披露韩国工艺潮流展即工艺、设计、艺术的融合一一催促如画廊的展览性质正在走向多元化。工艺媒介人才培养项目包括:工艺策展人、工艺销售商、工艺教育者。

吕金泉在做《助力产业 特色发展一一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艺术人才培养实践》现场发言证实:学校深耕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发展,立足于行业需求,开展陶瓷艺术人才培养强调“艺”与“匠”的统一;注重艺术创新与技艺转化。为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与产业发展需求,率先在国内高校中探讨和践行“产学研用”办校新思路,依托基地产业为企业输血、造血催促行业不断地发展。2001年就同广东佛山市南庄镇政府组建华夏建陶研发中心,且为后来向科技部成功申报国家日用与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下基础。产业蓬勃发展也给该校教学、科研的改进创新,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新舞台,积极开展了研究生教育与国际间的友好交流。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洁在做《守正创新:江南大学紫砂艺术设计体系建设思考》视频汇报时,借喻“江南设计 设计江南”阐述了紫砂艺术和对地域文化的自信,基于对“非遗”创新性发展的深入思考,结合宜兴新校区成立紫砂艺术设计研究院,聚集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设计师和紫砂艺人,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紫砂艺术为载体,结合新设计、新科技、新媒介手段,致力于保护、传承、创新、振兴紫砂传统工艺,使之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已与加拿大有了国际合作设计项目。

出席论坛的唯一职教单位一一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朱辉球做《陶瓷文化融入职业传承创新育人实践》现场发言,阐述了“职教与高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故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宣扬职业道德,陶瓷、红色文化,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的职教清晰思路;遵循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团队建设规划促使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等等,给论坛留下特殊印象。

次日上午举行的研讨会上,大家还专门就共同关注的“产学研用背景下的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教育与国际交流”议题畅所欲言、各述己见进行了广泛又卓有成效地交流。一致认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合作和交流,正是近年来新发展动向。如何加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力度,引进国外留学生到国内各高校学习深造;怎样形成国内外双轨制培养模式,提升国际化教育水平,是当前艺术类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急待研讨解决的关键问题。只有立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和心存高远的人,未来的路才会走得越来越好。

图示:a、芬兰阿尔托大学教授塔皮奥·伊利·维卡里在做《艺术与设计融合的挑战》专题视频汇报。洪秀明 摄

b、“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教育与国际交流”研讨会现场。洪秀明 摄

原文链接:https://www.fstcb.com/news/show-122800.html

上一篇:【经济晚报】“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研修班圆满结业
下一篇:【经济晚报】2022 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南昌) “融合•创新”艺术与产业合作会议在景德镇陶瓷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