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胡敏萱 图/刘晓婷)日前,陶瓷美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来到了福建宁德,开展“重走使命之路,找寻初心之源”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伍首先前往宁德市委党史研究室,这里也是习近平同志时任宁德地委书记办公的地方。从一幢厚重质朴的老楼,实践队员感受了习近平曾经的“初心”,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随后实践队员们和当地居民聊天,当地老人热情的向队员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的情景,习近平总书记当时说的“当官不要想发财”,让宁德人民颇有感触。
在霍童镇,走进当地的一家农信社,历史悠久的古朴建筑里藏着“不忘初心”、柜台上的“党员示范岗”、墙上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标语,红色农信的初心从闽东这片被红色进入的土地出发,红色农信在这里扎根生长。

实践队伍还前往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台风过境后的赤溪村下着小雨,队员们精神饱满地继续考察。赤溪村是全国最早实行“易地搬迁安置”扶贫政策,也称“换血式扶贫”。现在的赤溪村村民有着自己的生意经,最大的变化是来的人多了,有漂泊在外多年的回乡定居,也有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30年来,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宁德赤溪畲族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了“小康村”。这都离不开党建扶贫、社会扶贫、思想扶贫和产业扶贫。
实践队员们走进了当地的党员家庭户,听当地居民讲述近些年来赤溪发生的巨变。三十年前的赤溪走出来靠羊肠小路,三十年后的赤溪通了大马路,出去打通了三个隧道;三十年前的赤溪人广泛分布于各自然村,生活极度不便捷,三十年后的赤溪人主要居住在中心村,家家户户生活小康;三十年来,赤溪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100倍,贫困户由百位数减少到了个位数,村里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一应俱全,生活服务功能日臻完善。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走进了赤溪村展览馆,一张张图片向我们讲述了当地的巨大变化,通过图片影响资料,让参观学习的实践队员们,看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全体党员队员们还在纪念馆前庄严宣誓。
社会实践结束之时,同学们一致表示,这次福建宁德之行,重走习近平总书记之路,了解了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跋山涉水调研,现场办公,户访贫问苦,以及考察灾情,慰问灾民,现场解决问题的不易,深刻感受了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天下,情系人民,实干兴邦的家国情怀。
(责任编辑:曹远亮 审稿:彭恩仁 徐胤嫚)
上一篇:【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学生社团联合会赴西安探寻“丝路精神”
下一篇:【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校报记者团走进醴陵感受陶瓷与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