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伟业,机械电子工程学院2022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曾任2022级工商管理专业班长兼团支书、2023级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助理。荣获校二等奖学金2次、三等奖学金1次;共获得国家级荣誉4项、省级荣誉5项以及校级荣誉30余项;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30小时。2024年,获评景德镇陶瓷大学“最美大学生”。
彭伟业的笑容很有感染力。采访的过程中,他总是不自觉地笑了起来,爽朗中带着几分腼腆。从偏僻的大山里考出来,考入陶大,他说大学一路走来很幸运,一直在朝着目标的方向前进。这个他说了很多次的词——幸运,如果有另外一个名字,那一定是,努力。
在压力下奋斗
2023年,彭伟业带领的参赛团队获全国高校数智化商业决策创新大赛三等奖,同时也是学校获得全省一等奖、晋级国赛队伍中唯一的一支新生队伍。
大一刚入学不久,任课老师在课上偶然提起这个比赛,激起了彭伟业的兴趣。于是,他在课后主动向老师了解沟通,在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他发动班级同学,遴选成员,组建了一支参赛队伍。面对时间紧迫、团队内部协调度不高等挑战,这支新生队伍从零开始,学习基础理论、了解学术前沿,最终在比赛截止前两小时提交了2.6万余字的报告。“这次参赛对我来说是一次机遇,我认为同学们要善于在大学里抓住锻炼自己的机会。”彭伟业说。

(照片由彭伟业提供)
队伍负责人的身份,常常让彭伟业面临巨大压力。在竞赛初期,他需要提前了解项目的每一个细节,做好标注和提醒,确保团队的准备工作万无一失。一旦发现内容出现错误,他总是主动承担修正任务。有一次,为了填补内容空缺,他连续熬了几个晚上,撰写了近8000字的内容。“我需要比其他队员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既然选择担任队长这个角色,我就要努力做好。”
彭伟业认为,只要思维活跃、敢想敢做,就能将学科知识更好地融入竞赛实践。在大学物理课堂上,老师展示了一个特殊的“香炉”装置,虽然外部结构摇晃,但其内部始终保持平衡。这一现象激发了彭伟业的好奇心,课后他迅速自学了相关建模知识,并成功设计出了相同的模型。后来在老师的点拨下,彭伟业发现,如果为这个装置加入更多智能功能,它将具备多种用途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深了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学科竞赛不仅仅是一场场比赛,更是一次次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通过参与竞赛,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彭伟业说。
在电光中转身
彭伟业从小就对电子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入学初,家中长辈不慎摔倒受伤,激发了他研发防护装置的决心。大一下学期,他提出申请并顺利通过考试,从工商管理专业转至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
始于兴趣,终于努力。为了适应新的学习节奏和课程内容,彭伟业一门心思“扎”了进去。他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积极请教老师和同学。在所有的专业课里,电路课程涉及知识点最为广泛,挑战度最大。为了弥补不足之处,他不仅课上坐在教室前排认真听讲,而且课后经常去旁听其他班级的相关课程来补充和完善知识体系,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通过不懈努力,彭伟业不仅跟上了课程进度,更在转入新专业后的第一个学期,获得了学校奖学金。
彭伟业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一名工程师,专注于电子设备的设计与制造。为此,他在学习过程中设定了具体的方向,如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深入了解行业动态以及通过课程学习理论知识等。“目前对于以上这些目标我都有较好地完成,我将做好充足的准备应对未来大四的就业,去实现成为一名工程师的梦想。”在责任里奉献
从山区里考出来的彭伟业,同样想将力量传递给山区的孩子们。2023年暑期,彭伟业加入学校志愿服务队伍,来到广东潮州开展“推普”义务支教活动。

(图片由彭伟业提供,后排左二为彭伟业)
广州潮州有众多外来人口,许多孩子上学时常常会因为老师授课夹杂着方言而疑惑不解。活动初期,彭伟业和队友们一起采用“问卷+访谈”的形式,开展入户走访调研,了解受访者对推普与潮州文化的认识与态度,探访农村地区对普通话的掌握程度。“走访过程中遇到语言不通的情况,我们就慢慢讲,耐心讲,有时候晚上10点多我们还在10公里以外的村子。”
山区交通不便、教学设备有限,给推普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彭伟业就与队员们一起积极想办法。他们深入小学开设普通话课堂,在当地图书馆举办读书会,利用有限资源,通过游戏、歌曲以及开展趣味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围绕潮州小朋友平翘舌音发音困难的背景,设计了拼音“n”与“l”“h”与“f”的绕口令挑战并设有礼物奖励。一位五年级的小男孩说:“通过学习老师的普通话课程,我才真正了解到了普通话的背景、发音技巧、重要性,我希望以后还能够有这样的机会上课。”
彭伟业说,当学生们第一次用标准的普通话回答问题时,他们脸上自豪的神情和兴奋的笑容好像仍在眼前。“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成就感,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最终,他牵头撰写的调研报告在中国大学生在线“大我青春”2023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征集展示活动中被推选为“调研报告类优秀作品”(全国仅一百件)。
以热爱为舟,以责任为帆。彭伟业以永不言弃的韧劲跨越专业鸿沟,以迎难而上的勇气突破竞赛困境,以反哺社会的信念传递希望火种。他用自强不息的信念,将人生的沟壑踏成阶梯,努力证明着自己的无限可能性。
(责任编辑:陶梦飞)
上一篇:陶大人物志 | 她是,路芸风
下一篇:他们是,景德镇陶瓷大学“十佳实践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