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校团委)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团十八大和江西省第十六次团代会精神,夯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丰富团课教学内容,创新团课教学方式,近日,由校团委主办的“新时代使命担当,新青年勇立潮头”团干教师微团课大赛决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大礼堂举行。党委委员、副校长吴本荣以及党委组织部(党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处)、人事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负责人出席。全校团干教师、2018级团支部书记、师生代表共计700余人到场观看。
比赛中,10位辅导员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通过PPT及音频、视频等方式,围绕改革开放40年、爱国精神、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信仰与担当、文化传承等主题展开授课。台下亲友团不断为选手们打气加油,现场氛围不断升温。

“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代!”来自陶瓷美术学院的江梦乐在《新时代,做爱国的青年大学生》的团课讲道,“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当我们了解我们的时代,了解我们背后的祖国,我们就不能去辜负我们的使命担当。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力量,有不懈的担当,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她还向大家讲述了中国女革命家曾志的革命事迹,回忆往昔岁月的青年热血。紧接着,江梦乐带大家一起朗诵《少年中国说》,一时间,全场气氛被推向高潮。

“人要像筷子,拿得起,放得下”体现了人的态度。“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抱成团”体现的是团结的精神。机械电子工程学院钟尚贞以《“一筷”诠中华,文化我自信》为题开展了一节生动的团课。她表示,中国的强大不只表面经济上的强大,同时还包涵了中国文化的合理性和先进性。筷子作为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不仅是饮食文化的使者,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在全世界面前,为中国人树立了一个中正和谐、天人合一的中国形象!


艺术文博学院汪念开展了题为《与青年朋友谈改革开放》的团课,与广大团员青年畅谈国家40年的沧桑巨变。设计艺术学院耿健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背后的强国之路》的团课中谈到,“爱国不应该仅仅是在口号上,它应该内化在心里,外显在行动中,从自身做起,蓄力奋进新时代!”





管理与经济学院杨怡涵在《让历史告诉未来——致敬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团课中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坚定青年学子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念。设计艺术学院曹继明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做新时代优秀大学生》中说道,“要把青春激情和活力集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正能量。”陶瓷美术学院李志科在《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团课中讲到:“励志是心中要有理想和信念,还要做到求真,有扎实的学识,力行就要有优良的身体素质,才能去将学识很好的践行。”外国语学院杨九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姝妍和管理与经济学院郭伟围绕信仰分别开展了自己的微团课,他们表示,信仰就是我们认为值得去为之拼搏和牺牲的每一种精神,它也许是遥远的,但那就是信仰。信仰是人的一生之本,坚定的信仰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民族、为国家前赴后继,艰苦奋斗。
经过激烈的角逐,陶瓷美术学院江梦乐、机械电子工程学院钟尚贞荣获一等奖,艺术文博学院汪念、设计艺术学院耿健、外国语学院杨九华荣获二等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姝妍、管理与经济学院杨怡涵、设计艺术学院曹继明、管理与经济学院郭伟、陶瓷美术学院李志科荣获三等奖。
在热烈的掌声中,出席活动的领导和评委老师为获奖选手颁奖并合影留念。
据悉,本次大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通过制作团课PPT的方式进行评比,经过严格的筛选,最终10位来自各学院(部、系)的教师选手进入决赛。
(责任编辑:李小女 审稿:计颖 张小将)
上一篇:2018年“迎新年、立新功”教职工乒乓球团体赛举行
下一篇:我校参加第三届省教育工会教职工气排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