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曾淇)在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勉励广大师生的讲话中,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我校管理与经济学院教师杨建仁就是这样一位“四有”好老师。

杨建仁现为我校管理与经济学院党委委员、教研室主任、支部书记,担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等学术兼职,先后获得过校级“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个人综合业绩年度考核“优秀”等荣誉。杨建仁是一个确定目标就会坚持不懈的人,他深知,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多年来的努力。他一直信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自2005年来校任教十七载以来,杨建仁一直兢兢业业,认真对待教学。为了上好课,他不断更新丰富完善讲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讲授知识尤其是重难点,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深入解释与分析,通过大量的举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他也总是耐心细致地回答。同时,他也引导学积极关注社会时事。他认为,当代大学生不应仅仅满足于课堂知识与书本知识,还要多多关注身边时事,了解国家发展动向。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杨建仁深知“科研”与“教学”两条腿齐步走的重要性。因此,教学之余,他潜心科研,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问题探索》《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等优秀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EI、ISTP与CSSCI等收录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得江西省社科一等奖一次。同时,他积极鼓励与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专业比赛,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多次获省级以上奖项,多个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作为班主任,他还推动所带班级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和比赛,并多次获奖。

2015级财务管理专业校友周雨萌谈道:“杨老师是我大学时班主任,他专业知识非常扎实,知识很渊博,课堂上学习氛围很好,我们能在他的课堂上学到很多有用的专业知识。他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的老师,在生活上也非常关心我们。”研究生院2019级艺术经济学仇馨说:“我从大学本科阶段起就是杨老师的学生。经过几年接触,我深深感受到杨老师是一个工作上认真负责,科研上严谨执着,待人真诚,生活上很照顾学生的人。特别是在去年协助杨老师做全省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评估工作时,杨老师的认真态度让我印象深刻。当时为收集本专业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创新创业项目和就业材料时,杨老师挨个去问并逐一核对,直到全部收齐为止。在科研方面,老师也经常跟我们强调要特别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善于去发现新鲜事物,多思考,多动笔,尽可能地将所学所见所闻创造性的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时,杨建仁说道:“首先,教师的核心标志是奉献,教师一直被广泛认为是阳光下最无私的职业,倍受人们尊敬;其次,校园空气清新,和同学们在一起能感受到一种青春向上的力量,这让我无比愉悦与眷恋;更重要的是,高校教师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杨建仁谈到,大学生思维活跃,特别是在社会飞速发展和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知识面越来越广,向老师请教的问题也越来越前沿、复杂、多变,对老师而言,要解答这些问题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对此,杨建仁认为,作为一名老师,要“活到老,学到老”。有一次,为了讲好《统计学》课程,杨建仁做回学生,全程跟着学生班级学习《统计学》课程,向教学丰富的老师学习授课经验。杨建仁说道:“老师是一份有挑战的职业,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说这句话时,他眼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对未来的教学之路也越来越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刘小清 审稿:徐胤嫚 刘小清)
上一篇:王少华:潜心求索育人路,不负韶华砥砺行
下一篇:王登:来自“陶艺双年展”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