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是郑海林的工作理念,在担任外国语学院19翻译1班班主任期间,她始终坚守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尽心尽力的给予学生学习生活上的辅助、成长发展上的指导,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立德树人有机融合,引领学生身心全面成长。关爱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先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班级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担任班主任期间,郑海林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引领放在首要位置,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规划人生目标,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向上向善的当代大学生。

郑海林在班级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色,细心观察学生心理动态,以心理育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她一直像大家长一样关心班里每位同学,通过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及时了解并调整学生的心理动态,耐心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面对学生的各类心理状态,她及时介入安抚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指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引导学生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只要学生需要,郑海林随时都是他们的专属心理咨询师,全身心无条件积极关注学生,引导学生在成长路上逐步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郑海林充分融入学生之中,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针对学生心理特点,郑海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适时赞美学生,特别是对那些特殊个例,更要发自内心的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精准发力,增强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向往。“大学生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特殊阶段,大部分同学对于自我的认识处于模糊阶段,但可塑性强,作为班主任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会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指向标的作用,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少些迷茫的试探,多些成长的坚定。”当谈论到自己的育人心得时,郑海林感慨道。

班主任自身的素质修养、言行举止对学生的道德认知、行为习惯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郑海林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开展班级各项管理工作。班级内部执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制度,在组织学生参加奖学金、助学金、三好学生等各类评选中。同时,郑海林坚持优化教育的方式,既要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平等看待,鼓励每一位同学参与班级管理,共同做好班级的日常事务。郑海林认为,每位学生都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指导和见证学生的成长对班主任来说意义非凡。于郑海林而言,她十分珍惜与学生的相处时光,每一次与学生的见面和交谈,都会引发她对教育工作的思考。今后,郑海林也将竭力为陶大学子的青春增添一份力量,提供一份陪伴,让他们的大学生活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精彩。
个人简介:郑海林,女,中共党员,心理学在读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自2016年工作以来,先后获得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三等奖;江西省“大学生5·25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优秀指导老师”、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校“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兰茜)
上一篇:校优秀班主任 | 黄洪燕:春风化雨 潜心育人
下一篇:校优秀班主任 | 罗尔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