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杨柳(知识产权):亦师亦友 教学相长
时间:2024-06-07  点击:[]  作者:  来源:

杨柳,中共党员,讲师,法学硕士,法学教研室副主任,律师。江西省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专家团专家、景德镇市知识产权专家库、景德镇市企业法律问题研究会理事、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公益律师、景德镇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2019年入职法学系以来,先后承担《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总论》《陶瓷知识产权专题研究》《法理学》《模拟法庭》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近年来,主持、参与多项省、市级社科基金课题、校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课程思政重点课题、“产业精英进课堂”“四类”一流课程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数余篇。荣获江西省知识产权竞赛优秀指导老师、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

激发兴趣——课堂是师生的双向奔赴

“老师,学习法律是不是要背很多法条?”不少刚进大学校门的法学本科生们都会有这样的疑虑,认为法学学习比较枯燥。如何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杨柳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她坚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将法律最贴近生活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们,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将案例教学融入授课中。为此,她上一节课往往要花数倍的时间备课,旁征博引,制作课件常常到深夜。课堂教学,她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将最生动、最有成效的课堂呈现给学生。学生们对她的讲课反应很热烈,一堂课都不愿落下。她的课堂教学评价多次获得“优秀”,并获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课余,学生们爱找她请教法律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将生活中的法律见闻与她分享讨论。

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共前行

杨柳老师深知要把教学工作做好、赢得学生的爱戴,自身就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她坚持不断探讨、学习,在研究理论的同时结合实务案例,为理论联系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受聘为江西省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专家团专家、景德镇市知识产权专家库、景德镇市企业法律问题研究会理事、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公益律师、景德镇仲裁委员会仲裁员,2022年被认定为中级“双师型”教师。她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教研、科研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并反哺于教学。她主持、参与多项省级社科基金、校级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产业精英进课堂”、“四类”一流课程建设等课题、项目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她积极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参加相关学科竞赛和科技竞赛,并荣获江西省知识产权竞赛优秀指导老师。

用情用心——亦师亦友伴成长

在讲台上,杨柳老师是一位传递知识的老师,下了讲台,她更愿意成为学生的朋友,帮学生们排忧解难。她会在课余时间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为学生提供帮助;她喜欢在学校和学生一起吃一顿工作餐,在餐桌上愉快地探讨;对学生论文,她总是尽心尽责地“陪伴式”指导,严格要求,有的甚至修改四五次,有时指导交流直至午夜。

在杨老师眼里,学生们并不是自己人生的过客,更像是朋友。自第一届学生毕业之后,每年她都能够收到毕业学生的各种问候,有的学生会和她请教工作遇到的问题,还有的学生会与她相互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

服务社会——不负法律人的初心与使命

杨柳老师常说,“让每一位社会个体都了解一定的法律常识,具备一定的权利意识,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和社会公益,是我们法律学人应担起的责任。”法律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应当落到实处,服务于当下,服务于现实,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需要。她常赴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基层社区开展普法宣传与法律咨询工作。

杨柳老师还特别注重弱势群体的保护。2021年,她作为法援律师,为遭受性侵的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该案历时近一年时间,经过退回补充侦查、补充起诉、三次不公开开庭审理,最终让被告人受到法律的严惩,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蓝天。

“不仅是学生学业的导师,还应是他们思想成长的益友,这是为师者的本分。”凭着这份“为师者本分”的追求和坚守,杨柳在教学相长的前进路上,让智慧和奉献闪烁光芒。

(责任编辑:吕丽芳 审稿:刘小清 吕丽芳)

上一篇:杨柳:三尺讲台写春秋 春风化雨润桃李
下一篇:罗艳芳:勤耕三尺讲台,沐浴四季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