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专题系列
景德镇陶瓷大学2022届本科优秀毕业作品|公共艺术
时间:2022-07-07  点击:[]  作者:  来源:

专业简介

Professional Profile

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1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20年招收硕士生,是国内新兴的艺术设计方向,主要学习在开放性公共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和城市公共环境设计。通过四年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相应的艺术造型、系统设计和项目实施等能力。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前瞻性艺术思维和设计语言,对环境空间具有良好认知,能从事新媒体与装置艺术设计、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陶瓷材料与壁画艺术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优秀作品

Excellent Graduation Project

01《假象--投影互动装置 》

作者:徐镜惠 许意

指导老师:唐正一

作品以倡导正确看待“自身内在美”为设计来源,围绕《徒劳的寒鸦》这一寓言故事,采用传统纸雕灯的艺术形式,结合光影装置以及互动投影进行设计创作。在作品光影纸雕的制作原理中,主要用到镂空技法雕刻十层纸,每一层纸上所雕刻的内容为所参考的寓言故事中森林、河流的场景。森林的造型都以无规律且茂密的叶片、树枝等元素为参考进行组合设计。目因纸雕作品层层叠加的特性,呈现一个逐渐往画面中间聚集的趋势。也寓意着作品场景从近景过渡到中景再过渡到远景这一顺序去讲述故事内容。

02《恒久--互动装置艺术设计》

作者:黄钧浩 江星宇

指导老师:袁冶

《恒久》 每一片花瓣造型元素都是从密云长城城堡61处的外形轮廓精选提炼出来的形状,用城堡给予人的安全感对比花瓣的柔美感,如同父爱如山对比母爱似水。设计的理念源于鲁班椅上提炼出来的榫卯结构概念——“卯又是榫,看似其一,关乎其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关连”。作品特征在于它本身的在地性和它场所精神的再利用,更加注重挖掘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符号在作品中。追求作品成为一种可阅读的形式,观众不仅能从作品中阅读到一种历史痕迹感,而且也能阅读到创新感与传承感。让密云的过去与未来互补共生。希望作品它所承载密云的非遗文化和当地居民的美好愿望,永远地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03《记忆--装置艺术》

作者:王文川 周雅婷

指导老师:赵昕

对于日新月异的城市变迁,大部分人对比自身的孩童时期和青年时期,认为现如今的生活总能感觉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压抑感和缺失感,无法从数字化的网络世界中寻求自身内心的归属感。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将从亲情、友情、爱情三个维度来唤醒生活自身的美好记忆意在呼吁人们重视当下,填补当代人们在日新月异的数字生活中的心灵缺口。并以过去的生活状态和现在生活状态相对比,思考我们是否会因为当下环境的现状而忽略了身边人对自己的关心,以此引发大家对于现在生活的思索和反省。通过将公共艺术与记忆相结合,从视觉上和听觉上来带让大家与作品产生情绪共鸣,使人从作品中唤醒在内心深处埋藏的美好记忆并予以延续。让观看者将现在与过去的记忆形成对比,体会到过去的美好记忆的珍贵与珍惜现在生活的必要性。

04《空格跳动--光影装置艺术设计》

作者:李典 李莉雯

指导老师:颜军

光影装置艺术的内容应强调独特性和艺术性,考虑持续更新,打造高识别度,以激发联想,促进传播。让艺术语言可以融入地域特征、文化符号、民俗传说以及现实意义。

每一个光影装置艺术设计内容要锲合当前的场地空间以及人们当前的生活状态。让每一个光影装置艺术都能激发受众的共情共鸣。保证其艺术水准的情况下,应用前沿视觉科技成果,建设更多形式新颖、科技感强烈、可互动参与的光影装置艺术设计作品。

而作品和衍生品对于公共艺术作品来言,目的在于拉进公共艺术与大众的关系,公共艺术对于中国社会。不像其他的艺术作品,其他的艺术作品大多数是为了表达艺术家自己的理念而进行创作。而并不在乎普通人对于作品的接受能力。但公共艺术既然作为单独的艺术形式提出来。就应该与其他艺术相区分。公共艺术作品更多的应该偏向于服务大众,让大家被动地接受公共艺术作品,不如让大家主动的去了解公共艺术作品。

05《临界点》

作者:王海涛 徐全超

指导老师:刘海峰

当今世界,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全世界希望和平的人们都在表达着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美好愿景。

作品《临界点》分别提取“战争”与“和平”两个概念中的造型元素,原子弹“小男孩”和“天使翅膀”。“小男孩”与寓意束缚的鸟笼相结合代表囚禁人类贪欲和战争,扭曲的“小男孩”好似即将爆炸一般;“天使翅膀”与弹孔相结合体现出一种残缺美,更能触动观者内心深处。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将“小男孩”和“天使翅膀”进行嫁接,周边配有悬挂以及镶嵌在地面中的小型核弹装置,整体展现出“战争”与“和平”之间的临界危机感。室内雕塑装置配有LED显示屏,供观者浏览战争相关的视频资料。

作品旨在引导观者深度思考当下“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以及在国际动荡的大背景下,珍惜和平的重要性。

06《山色湖光共一室》

作者:庄靖娜 李娅杰

指导老师:陈少岳

尝试将我国园林美学从室外搬进室内,在室内空间将三维与二维结合,利用光影辅助,用这一个空间把园林的湖光山色的景致都吸收进来。用花窗窗格的空洞,体现虚实相生,窗格的空就是“虚”,有气的流动,去吸收和聚集无限空间的景色,给人丰富的感受。

尝试用剪影剪纸的方式呈现出层层叠叠的树影婆娑的半立体效果,窗格映在墙面的光影和层峦叠翠的疏影重叠在一起,重新构出一副新画面,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在灯光投射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与形态,形成一幕幕有园林意境的画面。

整个空间以声、光、影的相互融合,声音所烘托的氛围和意境也是不可或缺的,将水声、鸟声、树声参错并奏,从视觉和听觉上,从小空间进入大空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丰富了观者的审美感受。

07《声之形》

作者:刘训喜 鲁琦玉

指导老师:刘丹华

作品以物理学中声音的产生原理为基础,以水波纹幕墙为载体,对光波鼓进行设计创作。旨在通过物理学原理将声音的形状经二次设计变为更加细致、丰富的视觉效果传递给观众,使观众在敲击音律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其传递的音律形状、丰富视觉感受,得到身临其境的交互体验。在与作品互动的同时,感受各音律的独特性,与作者进行意识上的交流,强调个体的特性,领悟自身的价值。如果说音流学是隐形世界之内的一面观察之镜,那“声之形”就是对这一观察结果的放映,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各频率所显像的独特图形传递人们应该注重自身的个性,不应随大流追逐个性而丢失自我主见的设计初衷。

08《云迹--沉浸式装置艺术》

作者:张林川

指导老师:赵昕

作品灵感来源于云在自然环境中不同天气所变换,形状各异,不同颜色,给人带来心灵治愈的奇特感觉。此次也是希望通过用云这千变万化,纹理多样,这一自然治愈因子作为媒介,用沉浸式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结合艺术疗愈中色彩心理学和特殊声音对人心灵上治愈辅助作用,在特定的沉浸式场景空间内让观众产生一种暂时和现实世界分离的精神感受,治愈心灵,舒缓心理情绪。完成艺术从“视觉化”向“体验式”的转变。作品选用了四个颜色作为场景主题,蓝色静谧——给人以平静;绿色生命——对生命的感悟;明媚骄阳——像太阳般充满希望;白色梦幻——对未来充满想象。也可此基础上进行场景的二次递进变换营造其他自然景观如海浪、雪景、彩虹、雷雨等变化演绎的场景意象形态。

09《在宇宙的中心呼唤爱》

作者:王宇欣 杜婉清

指导老师:颜军

我们本次毕业设计方案《在宇宙的中心呼唤爱》的选题目的是以沉浸式、交互式声音装置与沉浸式、交互式灯光装置相融合,进行公共艺术创作设计,打造一个沉浸式声音互动装置作品。通过装置作品记录并传递不同年龄段人群对于亲情、友情、爱情、人情的理解,把人们之间的情感传播作为出发点,选取了亲情、友情、爱情、人情四种情感作为着手点,提前把所收集问卷的回答录成音频,利用声音装置来表达情感这一抽象的元素,再以星空、星球等要素作为营造艺术氛围的入手点,借此丰富并加强装置作品整体的内容。最终使我们的设计作品能实现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打破了传统艺术固定不变的模式。

10《楼里楼外--景观装置艺术》

作者:段亚玲 田莉

指导老师:曾佳

景观装置艺术作品《楼里楼外》以昌盛社区大环境为背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结合昌盛社区区域内的人物、文化、产业背景等方面特点,将飞机作为串联整个系列作品的主要元素,将实景景观装置与媒体动画进行结合,相互串联,改变了传统的装饰性公共艺术形式。以“纸飞机”为创作核心元素,确定作品的主要起始点,形成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并以此作为创作衍生,开展对社区环境的整体营造。以社区居民生活状态为动画内容主线,结合提取到的色彩库,绘制出平面效果图形进而制成二维动画。同时,二维动画中的矢量色彩的表达也为现实场景中的景观装置作品“纸飞机”提供了色彩选择。由三维的实景转换到二维画面的内容,再回到实景空间与景观装置相结合,两种形式相辅相成为社区的公共空间增添了趣味性。

11《一“罩”之间--景观雕塑》

作者:杨元庆 陈国鑫

指导老师:刘海峰

首先,作品一“罩”之间将会以波普雕塑的形式展现出来,口罩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出门必需品,可以看作是疫情时代独有的社会共同集体记忆。其次,就是把微观的口罩放大并进行夸张抽象的处理,疫情大背景下的先进事迹与我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角度,用以模糊宏观与微观之间的界限,营造一种视觉和心理效果,从设计和艺术结合的角度,将时代性和审美性相结合,尝试使用灯光与自然光辅助作品视觉效果让观众参与其中,有互动体验感。最后,作品的最终意义是要表达一种善意警醒,提醒大众时刻出门要记得保护自己、保护别人与后疫情时代的纪念。根据作品的灵感来源,最初的创作意图想找到具象雕塑与抽象艺术间的平衡点,对疫情大环境下的一些思考。艺术源于生活,以口罩这样一个疫情中的必需品来让公众从作品中重新发现其中的意义,思考口罩内外这个时代的情感。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Ag5ScY6Ic5Ik1wD1UYnRQ

上一篇:景德镇陶瓷大学2022届本科优秀毕业作品|动画
下一篇: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