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凝聚思想共识,激扬奋进力量,为迎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学校官微即日起推出“喜迎党代会—党建巡礼”专题,展示自2018年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各学院(部、系)党委的党建工作成果,激发全校师生党员在争创一流中奋进新征程、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自2018年以来,景德镇陶瓷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委书记蒲守智调研管理与经济学院
基层党组织概况
景德镇陶瓷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党委下设11个党支部,其中教师党支部4个,学生党支部7个。学院现有党员229人,其中教师党员62人,学生党员187人。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优化党组织设置,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和支委会成员,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学院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强核心,凝聚合力
学院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院党委聚焦主责主业,注重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加以整改,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学院坚持党政共同负责,建立健全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等议事决策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明确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学院各项工作在党委的领导下有序开展。定期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引进、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重要工作,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把关定向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把稳方向,坚守阵地
学院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学院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委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实行“一岗双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专人负责对学院官网、官微进行管理,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辅导员(班主任)定期走访学生寝室、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谈心谈话,安排专人关注信仰宗教、少数民族师生等重点人群,在重大时间节点实行值班制。
学院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在人才引进、教师评聘、干部选拔等方面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过硬。按照学校出台的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对教师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建立排查预警机制、分析研判机制,第一时间掌握教师、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近年来,从教学、科研、管理一线选树了包括江西省最美高校辅导员提名奖、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校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在内的优秀师德典型,获得江西省最美辅导员提名奖1人,学校最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3人,校级优秀教师3人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9人次,学校最美辅导员3人次、优秀班主任9人次。

立德树人,铸魂育人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学院党委持续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行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学院于2019年开始进行“三全育人”工作试点,编写《管理与经济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为2019级、2020级新生编写和修订了《景德镇陶瓷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学生成长指南》,学院领导每年给学生讲党课;持续加强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程思政培训,提升全院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近五年,学院建设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3门、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选树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获批立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8项;在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行门门课程有思政,2023级学生中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院团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将思政教育搬到国情调研、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第一线。近年来学院暑期组织14支暑期社会实践队近200人分赴全国不同地区开展实践活动,获新华网、中青校园、江西新闻网、江西晨报网、今视频等多家媒体平台报道,其中2个实践队伍获评省级社会实践先进团队,1支队伍荣获全省高校“红色走读”优秀“云游”作品,4人获省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13个队伍获评校级社会实践先进团队。

夯实基础,筑牢堡垒
学院党委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素质。学院党委定期开展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强化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三化”建设。一是党委委员对接党支部,过双重组织生活,全面指导支部建设;二是学院党委会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做好党支部书记和支委的日常教育培训与管理,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和党日活动制度,全面推进党建信息化系统“赣鄱党建云”的建设;三是教工党支部书记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以系为单位建设了党员活动室;四是规范做好支部换届工作;五是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注重在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学院党委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初中级党校、专题讲座、实践教育等形式,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开展“双融双育”活动。一是推进“党建+就业”,党政领导干部联系1—2个专业,教工党员、科级以上干部帮扶1—2个困难、特殊学生;二是推进“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双创”工作。以系为单位设立教工党支部,由各系主任担任党支部书记,选树了教工三支部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爱心社党支部为“全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管理系党支部为“全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三是持续推进“三融三淬、陶冶成器”党建工作品牌建设,紧紧围绕“三全育人”,以“党建+学生成长”模式,每学期开展学院“一院一品”党建品牌活动学生党员讲微党课活动。

积极推进党建带团建,抓好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一是组建了管理与经济学院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在各班级、全体学生中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主题征文等内涵深刻、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二是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持续讲好爱党爱国、爱校荣校、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积极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关心关怀,引导广大学生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三是发挥网络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学院牢牢把握网络宣传重要阵地,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千里辅导员工作室公众号,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青春陶大管院”持续做好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四是结合重大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红色、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心怀感恩、承担责任、砥砺前行。
党建引领,砥砺前行
学院党委坚持以党建促发展,积极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院党委积极推进科研工作,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培育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近五年,学院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项目200余项,累计科研项目经费1000余万元。获批国家社科基金3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3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获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题案例2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题案例2项,获得“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3篇,出版著作近2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科研成果获省级奖励12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批江西省一流本科课程4门,江西省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课程2门,江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拓金计划”示范课程1门。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高。近五年,学生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课外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00余项,省级奖项300余项。
展望未来,学院党委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加强学院党的建设,为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审稿:计颖 刘小清)
上一篇:党建巡礼 | 体育与军事教学部:“红色领航”促发展,“绿茵强体”立新功
下一篇:党建巡礼 | 美术学院:党建引领聚合力 艺心向党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