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精彩回顾 | 2022“融合·创新”艺术与产业合作会议学术荟萃(六)
时间:2022-11-30  点击:[]  作者:  来源:

本网讯 作为2022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南昌)的主题活动之一,11月11日—12日,由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支持,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江西省教育厅、景德镇陶瓷大学承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协办的“融合·创新”艺术与产业合作会议在景德镇陶瓷大学举行。来自19个国家的35名中外专家学者,聚焦艺术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学术前沿,以线上、线下形式进行交流发言和探讨。让我们一起回顾学术精彩。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主持吕品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全方位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和国际化创新性人才的新要求。目前我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需要有更多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因此在“双一流”的建设的大背景下,提高艺术类的研究生高质量和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也是我们高等艺术院校的新使命。如何以“产学研用”的教育模式来解决当前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这些年一直思考的内容,也是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连续四年组织国际“产学研学用”高峰论坛的初衷,也是今年景德镇陶瓷大学接受教育部委托承办“融合-创新”艺术与产业合作会议的主旨。

在教育部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学位点的建设、申报成功美术学博士点、如何加强软硬件的建设,增强实验室实习场所的相关资源建设,如何深化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使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能够贯通,从而提高我们的研究生质量,是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教育取得新进展并获得新提高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产学研用”结合的意思就是要将教学、科学研究、设计实践的运用系统结合起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好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资源,把学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社会产业企业需求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因此,应该在课程教学当中充分利用好政府和企业,包括科研机构的资源和优势,将真实的项目设计引入到教学当中。同时,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合作和交流,也是这些年来艺术类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新发展动向。

刘正(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我这里想先简单的谈一下景德镇的产业形态。我觉得景德镇从来就不是一个陶瓷产业工业城市,它是一个手工艺文化之城。景德镇不适合大工业生产有几个方面:第一,景德镇没有陶瓷产业的人才,它的工人都是技术工人;第二,它没有设计背景,陶瓷产业它必须要有一个具有国际眼光的背景下的设计团队,可能是非陶瓷的设计背景的设计团队;第三,它没有产业资源;第四,它运输不便。因此景德镇不适合陶瓷产业,但是景德镇的产业资源的优势在哪里?是它汇集了这些优秀的世界一流的陶瓷艺人。景德镇的产业应该是小的品牌企业对高附加值的产出。

另外关于手工艺的概念,我们不能用手工艺这个概念来面对我们今天所有从事相关行业人的这样一个身份,这非常容易误导,也很容易让我们的学生止步。21世纪我们中国到底应该如何命名才能够让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在目标理想上面一看这三个字或者几个字就意识到它的任务和方向,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

邱志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在研究生教育产学研用背景下,我们今天谈谈国际交流。我们的国际交流现在是三种模式,一个是研究生交换,二是来中国的留学生,三是联合培养。关于联合培养我想说三点:第一要考虑把国际企业纳入国际合作;第二,我们要拿出一大部分起码一部分的心力来考虑输出,尤其是针对一带一路国家,要考虑如何把像旅行研学等更灵活的这些东西更多的纳入国际交流的语境里;第三,增加博士生的培养数量很重要,这能够极大的促进我们的创新。

苗登宇(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近些年山东也一直在致力于产学研用带动经济发展,我们的省政府对产学研用的平台建设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包括创新创业共同体、产教融合建设项目、对外国际交流建设等方面。山东有10强产业,文化产业作为山东的10强产业之一,学校在这个背景下,建立了几个基地。希望通过这次会议,邀请大家到山东去,借这样的平台我们可以一块参与一块建设。

谭浩(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湖南大学的博士招生情况相对复杂一点,首先是硕博连读的方式,保证一个人才培养的理念学习;另外就是取消了招生考试,采用全面审核制,从申请者的简历及作品集、外语和思想政治、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四个方面审核,同时也给予导师较大的话语权。还一个方式就是我们实行本科保送的直博生培养,五年学制,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留住一些优秀的本科生。我们前年开始制定了创新成果目录,其中包含论文、专利、执政报告等内容,并划分了等级,博士生只要符合其中的几项要求,就准予毕业,不再只单看论文。

郑勤砚(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我觉得我们艺术圈不仅仅是在我们艺术领域内去探索一些问题,更重要的跟音乐跟戏剧跟艺术博物馆界,让艺术家真正的融入到全球化的建设当中,而且我们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也会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我们希望在科技的这样一个跨学科领域的探索当中,我们可以更多的去探讨陶瓷艺术或者其他的设计或艺术门类的无限的可行性。同时我想谈谈我们对青少年对全民美育的过程当中,陶瓷作为重要的媒介,它究竟该遵循什么样的教育方法,什么样的科学的适合儿童不同发展观的教育方法?我们要思考如何把它做实,真正的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心里去,让他能感受到泥土的这种最朴素的情感,让艺术回到本源,回到没有功利回到初心,回到对事物感恩的这样的一种情怀里面,我觉得这是我们陶瓷艺术未来对全中国青少年的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

李通(天津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我认为景德镇从大面上看还是以工艺美术为主,理念上的转变是非常关键的,从教学理念加教学模式加企业,再加上景德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原来的文化积淀,如何转变思维是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索的。另外教育改革光改大学是不行的,我们觉得幼儿园得一块改,让艺术介入生活介入教育,真正的深化教育改革。

夏学兵(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美术学院院长):今天有一个国际化的背景,我们在谈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这几年我们师大美术学院也在寻找着一些拓宽更新的研究生的培养路径。我们发现学生在学科交叉的过程当中,从写论文、做项目角度或艺术创作思维等方面,跟以往会有很大的质的提升。由于研究生招生培养的进口是同一路径,那么如何在培养过程中让他们融合到一起互相交流、互相激发是我们需要尝试并关注的一点。

詹伟(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副院长):我认为我们谈到的产学研用这个四位一体它没有形成一个循环,相对来说它比较脱节。在对接行业这一块基本上还是陶瓷行业,但应该是广义的全行业的对接,才有益于设计类包括美术类的发展,特别是我们可以从文化赋能产业这一块,让美术让我们大艺术和全国的各类行业产业来进行。再一个就是国际化对接不能够局限于国外的院校,而应该更多的是要和国外的机构、企业来进行深入的合作和对接。

张茂林(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今年我们学校开始把研究生做二级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去进一步提升二级学院的积极主动性,特别是在艺术类研究生的培养,从学院的角度如何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打通,去联合考虑,包括对软硬件的设施、课程的一些设置等方面,希望与各位做一个交流探讨。

陈丽萍(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我们招生的模式,目前这种进口跟出口比较单一的情况下,对我们不拘一格选人才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学校培养的人才跟社会需求有一定距离,国家作为这么一个陶瓷生产大国,我们的产量每年达到70%,但是我们的产值其实跟我们的产量是不相配的。由此,我们应该去探讨,怎么样打破高校跟企业跟行业之间的壁垒,真正去建立一个产学研用的人才培养体系。

何世剑(南昌大学副教授):今天的主题产学研究背景下的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教育,我是这么理解的:首先一个就是应该服务于国家的重大战略来加强学科建设和培养人才。近些年来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面向的问题,乡村振兴的战略,包括美育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等,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对接服务于国家的重大战略,可能在争取到国家的支持方面会有更多的帮助,包括对于学生的培养,也是给他们创造了很多的机会。第二个就是对接国家的重大赛事来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比如现在国家对于国际“互联网+”大赛非常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授奖,参与的团队和学生也能得到较好的资源和就业。

张婧婧(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院长(国际学院):特别荣幸这次在吕品昌副校长和吕金泉副校长的指导下,我们国际合作处做了这一次会议,整个过程我学到了特别多的东西,我的计划是希望尽快能够在疫情允许的情况下,到各个学校去调研学习,把我们国际化的很多更好的做法学习回来。

赵传玉(景德镇陶瓷大学博物馆馆长):博物馆作为社会科技文化的一个重要展示学习的场所,也可以说是产学研用的一个很重要的平台。我们陶瓷大学的博物馆以陶瓷文化、陶瓷教育为抓手,从科技、文化、艺术这三个方面来准备,朝着一级博物馆的方向去努力。同时我认为我们博物馆在陶瓷文化方面,投资教育方面应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包括我们的学术研究,国际交流。希望我们的学校能够持续的给予大力的支持,同时也希望我们能跟相关的院校在博物馆建设方面多加学习,吸取好的经验。

责任编辑:刘小清)

 

 

上一篇: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示范教学和集体备课会(第一期)顺利举行
下一篇:精彩回顾 | 2022“融合·创新”艺术与产业合作会议学术荟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