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通知公告
招生简章 |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当代高温颜色釉综合绘画创作人才培训》
时间:2025-04-22  点击:[]  作者:  来源:

一、项目实施背景及特点

高温颜色釉有着千余年的历史积淀,唐宋时期名窑辈出,百花齐放,经元过渡,至于明清发展到顶峰,其色彩绚烂、品类丰富,成就了中国陶瓷艺术的伟大辉煌。在当代,高温颜色釉的发展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艺术院校师生、艺术家和民间陶瓷艺人为代表,将高温颜色釉综合绘画发展推向了另一个高峰,使之具有多元性、国际性和当代性特征,并在遵循历史文脉基础之上,实现了跨视域、跨文化、跨时空的发展态势。

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陶瓷文化的重任,景德镇“汇天下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和文化积淀,高温颜色釉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核心代表之一,也面临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艺术形式的创新性发展等问题。培训项目通过系统教学,保护和发展这一非物质文化。当代艺术强调跨界融合,高温颜色釉与绘画等艺术的结合成为趋势。项目很好的回应了艺术界对“陶瓷绘画”这一新表现形式的探索需求。国家“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振兴传统工艺,而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将陶瓷文化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一)项目简介

《当代高温颜色釉综合绘画创作人才培训》项目响应国家文化战略,本项目深植于中国优秀传统陶瓷文化,是继承并创新高温颜色釉艺术之工艺技术,结合当代绘画语境,创作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兼具时代气息艺术作品的重要人才培训项目,以此推动高温颜色釉艺术在当代的新发展。我们将建立一个以高校教师、艺术家、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行业专家为主体的多方协同创新团队,这一团队将促进当代高温颜色釉综合绘画艺术的持续发展,确保其技艺得到有效传承。通过深入挖掘中国优秀陶瓷文化之精粹,立足于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力求展现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培养出一批能够将工艺材料、绘画表现、审美文化完美融合的创新型艺术人才。我们还将形成集群合力,发挥地域特色优势,共同打造当代高温颜色釉艺术品牌,塑造和提升其文化影响力,使之成为当代中国陶瓷艺术的一张靓丽名片。

(二)国家艺术基金简介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艺术基金(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英文缩写为CNAF)于2013年12月正式成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同时依法接受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国家艺术基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艺术规律,鼓励探索与创新,倡导诚信与包容,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

(三)实施主体简介

景德镇陶瓷大学作为全球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以“陶瓷”为主轴发展、人才培养层次包括本硕博的多科性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学校在继承传统陶瓷技艺的基础上,汲取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美学之精华,注重材质、工艺、造型和装饰等方面的创新,开创和发展了“现代民间青花”“陶瓷综合装饰”“现代瓷画艺术”“意象雕塑”“环境陶艺”等艺术形态,先后为伊丽莎白、丘吉尔、杜鲁门等国外政要设计制作礼品瓷并流传至今,承担完成“7501”毛主席用瓷、人民大会堂用瓷等设计创作任务,300余件作品被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美术馆收藏,200余件作品在全国美展等重大评比中获奖,创作了大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瑰宝。学校荣享“陶院现象”美誉,培养的艺术类毕业生,人才辈出,成果显著,其中一大批已成为我国陶瓷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重点美术院校、科研院所的学科带头人。本项目依托的美术学院已拥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设有12个艺术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016年“设计学”学科被评为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的优势学科,“美术学”学科被评为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的培育学科,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多专业融合的基础,“陶瓷设计与美术”学科入选江西省“十四五”高峰优势学科,并入选冲击国家“双一流”建设突击队学科,教学与科研实力雄厚。

二、项目培训安排

(一)培训方式

课程主要由理论学习、技法实践、创作方法、参观考察,专家讲座等形式构成,课程内容详实,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及教授严格按照课程基本内容进行授课,课程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和系统性讲稿,确保整个课程体系具备系统性、合理性和示范性,以期为学员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学员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转化能力,为学员的高温颜色釉综合绘画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培训时间

本次培训时间为180天,培训周期定为2025年6月中下旬至2025年12月中下旬,其中,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36天,集中培训期间学员必须全脱产学习。

具体安排如下:

1.集中授课:

2025年6月24日-8月4日

(期间安排景德镇区域参观考察1-2天。)

2.线上创作指导与独立创作:

2025年8月4日-11月25日

(艺术创作实践指导实行导师制,期间安排学员进行线上汇报交流。)

3.学员作品展览:

时间:2025年12月1日-2025年12月30日

地点:景德镇陶瓷大学博物馆

(三)培训地点

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校区

景德镇皇窑陶瓷有限公司(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外实践基地)

(四)主要师资力量

1.项目负责人:

詹 伟 景德镇陶瓷大学博物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部分师资力量:(排名不分先后)

刘 正 中国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向阳 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余剑峰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范敏祺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教授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朱 迪 合肥工业大学、威尼斯大学教授、知名艺术家

喻 宏 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设计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丁传国 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 伟 景德镇陶瓷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邓 利 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汪 鹏 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五)课程设置

本项目采用理论+讲座+实践+考察,四体一位的教学方式,使学员对高温颜色釉的发展历史、工艺技法、创作方法等有立体且深入的了解。核心课程包含:《高温颜色釉工艺制备》《景德镇高温颜色釉实践创作》《高温颜色釉综合绘画与表现》《高温颜色釉造型与装饰研究》《当代高温颜色釉创作的发展研究》等。讲座部分包含:瓷路—高温颜色釉综合绘画的演变与发展;当代绘画艺术的路径与模式;颜色釉与漆艺的融合表现;高温颜色釉与当代空间陶瓷艺术等。

(六)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主要针对学员课业完成质量进行打分,具体标准(以百分计):出勤占20%;阶段创作(论文、草图、方案、展示等)占30%;最终完成创作占30%;发表作品或参加展览占20%。经评定、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结业证书》。

(七)结业要求及培训成果展示

1.举办1期30名学员当代高温颜色釉综合绘画创作人才培训,撰写研究报告。

2.学员完成当代高温颜色釉综合绘画创作3件(套),规格为高度≥50cm、长与宽≥40cm。

3.举办培养成果展,出版成果作品集。

4.举办学术研讨会、发表学术论文2篇。

(八)学员管理

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学员入选后,将针对每位学员实施跟踪管理、阶段检查与结业评价。在培训中学员发生下列任一情况,取消其培养计划:

1.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和培训有关规章制度的学员。

2.在学习中给培训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学员。

3.在学习、创作实践中,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的学员。

4.出勤率低于培训周期90%的学员。

三、项目培养对象

(一)培训对象遴选

本项目面向全国招生,通过竞争择优录取30名学员。入选学员在年龄上要求45周岁以下,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为人正派。具有扎实、系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从事当代高温颜色釉综合绘画创作的实践人才或相关领域研究取得一定成就的青年艺术人才。同时,学员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在艺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艺术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且成果较为突出者。

2.取得本专业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高校教师。

3.取得与专业相关硕士研究生学历并连续从事本行业工作满5年以上,且有较大发展潜力者。

招生范围包括:从事当代绘画艺术、现代陶艺创作、陶瓷绘画、陶瓷艺术设计等相关领域的创作者。

(二)申报者须符合如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具有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奉献精神。

2.年龄要求: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3.本年度未参加过国家艺术基金同类项目。

4.业务要求:具有良好的陶瓷艺术创作创新能力,具有陶瓷艺术专业教育背景与陶艺专业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凡是具备上述条件的,能保证培训期间脱产学习,通过个人申请或单位推荐,均可报名。)

四、报名事项

(一)报名时间

2025年5月1日-6月1日23:00

(二)报名方式

1.填写并网上提交“国家艺术基金《当代高温颜色釉综合绘画创作人才培训》项目报名表”(附件1)。

2.提供有关陶瓷艺术作品 5 幅(组),提供的照片文件要求长边为1500像素的图像,并附上图片说明文字,作品名为“姓名+作品名+序号”。

3.经本人工作单位或机构开具的同意脱产学习证明盖章确认电子版(附件2)。

4.提供本人身份证正反面、最高学历与学位证、相关获奖证书、个人证件照(按申报书上填写的顺序排列)等材料(电子文件)。将材料扫描制作为一个PDF格式文件,并按照“省、市地区名+单位名+个人名”的顺序对PDF文件进行命名。

注:电子文档要求将所有文件统一放在以申报者姓名命名的文件夹内,压缩文件发送至邮箱1137615475@qq.com邮件注明“(申报者姓名)+国家艺术基金培养项目申报材料”字样。

5.学员录取时须再提供以上所有纸质版材料(原件及复印件),报名表第二页第二栏须加盖单位公章确认,无工作单位者可加盖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公章。

6.学员须根据招生简章公布的面授时间,提前安排好个人工作,必须确保不耽误面授课程。

以上所有电子材料务必于2025年6月2日前发送(逾期不予受理)

(注:材料一经提交概不退还,请自行做好备份)

(三)报到时间

2025年6月23日(10:00-20:00)

(四)报名联系

项目联络人:彭雅(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博士)

联系电话:16607987571(彭);15179812180(刘)

联系邮箱:1137615475@qq.com

地址: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校区

邮编:333403

五、其他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培训费用

主办方将根据报名情况综合评估,择优录取30名学员。项目进行期间,由国家艺术基金依据国家标准予以补助。

1.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章程等相关规定和本项目培养管理办法,《当代高温颜色釉综合绘画创作人才培训》项目对学员进行公益性培养,学习期间对学员的培训费用实行全免。

2.根据国家艺术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培训期间出现的学员食宿、交通及培训费由主办方承担。由学员所在地至景德镇的火车硬座或硬卧,高铁或动车二等座属可报销范围内交通工具。除此范围之外的交通费用由个人自理。培训期间由于个人原因所产生的费用自理。

3.关于交通费报销请参见附件《学员往返交通费报销说明》(附件3)。

(二)补充说明

主办单位及资助单位有权对学员参展的作品进行展览、研究、摄影、录像、出版及宣传活动。凡提交作品参评、报名、参展的学员,应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招生简章和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各项规定。

本招生简章最终解释权归景德镇陶瓷大学、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文化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当代高温颜色釉综合绘画创作人才培训》所有。

(三)注意事项

报到时请携带身份证原件、近期一寸彩色证件照4张(照片背面签名)、相关证明材料原件(本人最后学历、学位证明、作品获奖证书及相关业绩材料等)、单位出具脱产证明原件(须加盖单位公章)

上一篇:【党委宣传部】关于统计报送2024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奖励成果的通知
下一篇:【党委宣传部】“法治与艺术同行:宪法精神融入陶瓷创作大赛”获奖名单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