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我校师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收看大会盛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及庄严的阅兵式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 曾德生:今日观看庆祝大会暨阅兵仪式,深感震撼与自豪。雄壮军威展现国家实力,庄严仪式凝聚民族精神。作为高校宣传工作者,更觉使命在肩,须引导广大师生铭记历史、奋发自强,将爱国情怀融入立德树人实践,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同心奋进,共筑伟业!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部(处)长 万幸: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观看阅兵仪式,令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也让我清晰意识到,传承精神、接续奋斗,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作为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的负责人,我深知“强国复兴有我”不是口号,而是岗位上的实干。今后,我也会牵头把抗战精神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强校”,深入贯彻落实学校“1258”战略,把国家所需、江西所盼、陶大所能相结合,高标准高质量谋划好人事人才工作,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部(处)长 李明文:观看庄严盛大的阅兵仪式,大国重器震撼亮相,令人心潮激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先烈的缅怀,更是对和平发展的郑重宣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开学在即,我们将组织辅导员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融入“开学第一课”,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激励陶大学生将爱国情怀转化为精进专业、锤炼品格的实际行动,争做肩负时代使命、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校团委书记 赵浩政: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我内心深受震撼,为祖国的强大感到无比自豪。今天这场阅兵不仅是一场国家盛典,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展现了“强国复兴有我”的深刻内涵。作为校团委书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为党育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铭记历史训诫,鼓励青年用实践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同时,我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广大青年学生服务,让校团委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坚强后盾,以实际行动展现“强国复兴有我”的内涵。
教务处处长 贾建华:旌旗猎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习近平同志指出新时代新征程,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结合自身工作,我认为要做到小我融入大我,要把教师的自我成长与学校的改革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主动作为,勇敢担当。同时,要以新时代知识分子的高度责任感,主动参与强国建设,在文化引领、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发扬陶大人的优良传统,为行业发展、地方建设、文化复兴等添砖加瓦,不懈奋斗。
设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段为松: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我深感振奋和自豪。这次阅兵,是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的重要体现,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我要把从阅兵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充分发挥设计艺术学科专业优势,强化“红色设计”育人品牌建设,着力提升党建思政工作的高度、深度和温度,引导师生在勇毅前行中书写“强国复兴有我”的生动答卷。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江西省高校“最美辅导员” 吴丹妤:观看阅兵仪式,方阵铿锵的步伐和大国重器的磅礴气势,令我深切感受到祖国在斗争中所铸就的强大实力。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强国复兴有我”的号召与斗争精神深深共鸣。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深刻理解,“团结”绝非无原则的妥协,而是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敢于斗争”:面对错误思潮,要旗帜鲜明、主动辨析;面对学业困难,更应迎难而上、勇于突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斗争精神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广大学生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真正理解“实力是和平的底气”,并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复兴有我”的庄严承诺。
美术学院教师 李婳: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我内心充满震撼与自豪。这场阅兵不仅展示了国产现役主战装备的强大实力,更彰显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国家强盛是我们文化工作者自信的源泉。我将把这份自豪转化为实际行动,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的基础上,深耕陶瓷教育,以当代的、国际的、前沿的视野,探索陶瓷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以跨学科共振激活陶瓷艺术的当代转型发展,用陶瓷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 杨玉龙:2025年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中国以一场气势恢宏的阅兵仪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捍卫和平的决心与力量,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宣示。作为一名陶大青年教师,我将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在高技术陶瓷材料研发与产业化方面潜心研究,围绕新材料领域强化产学研合作,力争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为学校全面建成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陶瓷大学贡献力量;同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抗战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学校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国家科技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江西省高校思政课和红色文化课程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王素雅:当受阅方阵以铿锵步伐踏过天安门广场,当国之重器列阵展现大国底气,这场阅兵,是对历史的回望、对英雄的致敬,更让新时代中国的强国底气直抵人心。“强国复兴有我”,于我而言就是守好三尺讲台,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定当深挖阅兵背后的育人富矿,把阅兵式上的强军战歌转化为课堂上的信仰之声,将装备方阵的科技之光折射为真理探索的智慧火花,让青年学子在触摸历史温度中校准人生坐标,在感悟大国崛起中厚植家国情怀。
考古文博学院2023级科学技术史博士研究生 汤辉:看到受阅官兵们整齐划一的步伐、雄伟的气势和我国自主研制的先进装备,我深受震撼,也倍感骄傲。作为景德镇陶瓷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的学生,我深刻理解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义,坚定了“科技报国”的决心。未来,我会学习受阅部队坚韧顽强的战斗意志力,努力提升考古文博专业能力,进一步探索古今中外底蕴深厚的科学技术历史、发掘陶瓷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文化自信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管理与经济学院2024级图书情报硕士研究生 万清懿:九三阅兵的钢铁洪流以磅礴之势驶过长安街,当“为人民服务”的宣言再次铿锵回响,祖国日益强大的国防力量令人心潮激荡。观看这场意义非凡的阅兵,我既倍感自豪,更觉责任重大。我们要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将其融入日常的学习与研究。未来,我将立足专业领域,把个人研究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相连,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强基因”,勤学深耕、提升自我,以专业能力为民族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助力祖国在未来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生 杨俊毅:今天,是镌刻在中华民族记忆里的历史性时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盛大启幕。阅兵式上,那些先进装备的展现正是“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的生动实践。作为信息工程学院一名学生,我将把这场阅兵带来的震撼转化为深耕专业学习的实际行动,不断顺应时代科技化、信息化、自主化发展趋势,以青春铸剑、以奋斗为盾,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画卷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华章!
(责任编辑:刘小清 审稿:刘小清 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