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党委宣传部)为加快推进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推动学科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10月21日下午,我校召开党政领导班子务虚会,聚焦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党委书记蒲守智,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出席会议并讲话,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王海波、冯浩、陈云霞、黄勇、胡银娇、王金海、张婧婧、杨志民、曾德生、陈丽萍出席会议。

会上,研究生院与教务处分别就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情况作了专题汇报。与会人员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蒲守智在讲话中指出,学科专业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召开本次务虚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领域前一阶段工作,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加快推进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推动学科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进一步做好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工作,蒲守智强调,一是要认清严峻形势,深刻把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一场深刻的、系统的自我革命,这既是服务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应对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二是要明确战略方向,坚定不移走特色化、差异化、融合化的内涵式发展新路。要“强特色”,做好陶瓷学科的固本强优,打造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要“优结构”,做好学科专业的加减法,持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要“提内涵”,做好学科专业的乘除法,持续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三是要聚焦关键环节,确保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举措落地生根。要强化战略引领,突出特色发展,构建高水平学科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突出结构调整,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强化协同攻坚,突出内涵建设,打赢“五大”关键战役。四是要强化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学科专业建设新局面。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学校顶层设计、部门协同联动、学院主体建设、学科团队狠抓落实”的责任链条;强化资源保障,建立以学科建设成效为导向的资源分配机制,强化考核激励导向,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深入研讨宣传,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汇聚改革正能量。

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围绕学科建设发展主题,吕品昌强调,一是要顺应时代发展,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 当前,高等教育正处在深刻变革之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对学科专业布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学校要增强前瞻意识和应变能力,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科学研判未来人才需求趋势,推动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二是要保持优势特色,立足陶瓷主轴,推动多元融合。 学校长期以来在陶瓷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这是立校之本。要继续巩固和深化陶瓷学科的核心地位,加大资源投入,强化队伍建设,推动陶瓷学科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同时,要以陶瓷学科为牵引,带动相关学科群的协同发展,促进艺术、设计、材料、机械、管理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陶瓷+”学科生态体系。此外,要积极引入数字教育、信息技术等现代元素,推动传统优势学科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特色学科集群。三是要脚踏实地、务实改革,坚持稳中求进、持续发展。 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尊重教育规律,立足学校实际,做到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和盲目冒进,每一项调整都要有明确的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主体,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同时,要建立动态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总结经验、调整优化,实现学科专业建设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党委(校长)办公室、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发展规划处、计划财务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科学技术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国际学院、各学院(部、系)主要负责人参会。
(责任编辑:刘小清 审稿:兰茜 刘小清)
上一篇: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胡银娇到招生就业处调研指导工作
下一篇:【陶大115周年专栏】校友鲍杰军: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只做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