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熊里 方梦雪 袁伟 孙佳 张永泰)7月7日下午3时,“中国风”2012学院派陶瓷艺术作品专场拍卖会在景德镇市紫晶宾馆隆重举行,由我校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创作的作品《昭君出塞·高温颜色釉箭筒》以448万人民币的成交价格成为本次拍卖会的标王,也同时刷新了李菊生作品的拍卖纪录。
.JPG)
.JPG)
本次拍卖会由华艺拍卖(景德镇)有限公司主办,作品的征集对象主要是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代表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在读博士或硕士研究生,以及毕业后创作风格有显著学院派风格的艺术家。经作品征集、作品筛选和作品预展之后,共有170件入选为上拍作品,其中有124件作品为我校师生创作,占全部上拍作品数量的72.9%。


当天下午,在3个多小时的竞拍过程中,144件精美的陶艺作品顺利成交,我校师生作品成交110余件,除李菊生教授的作品成为标王之外,周国桢、冯林华、何炳钦、宁钢、张婧婧等教授的作品也都以较高价格顺利成交。此外,学院派新生力量的作品也受到了众多买家的追捧,40多件无底价的拍品受到极大关注,成为本场拍卖会的一大亮点,这也体现出当今学院派对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
本次拍卖会是主办方首次推出“中国风”概念,即以“中国学院派陶瓷艺术作品”为主的拍卖会,吸引了众多陶艺家和收藏家前来竞拍。以448万成交价拍走我校李菊生教授作品的是北京某文化公司张先生,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李大师的这件作品很有油画的功力,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昭君出塞》竞拍得主、北京某文化公司 张先生

我校吴也凡博士
我校吴也凡博士的作品《天駒》成为无底价拍品中的佼佼者,以4.2万元的价格拍出。吴博士对本次学院派主题的拍卖会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说:“这样的拍卖会能够弘扬一种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基本特质正是平等、民主、创新,这些特质可以切实推进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与此同时,本次拍卖对学院派的发展也会起到推动作用,它将以往的纯装饰性陶瓷提升到了一个文化的高度。”
在会后的采访中,景德镇华艺拍卖有限公司杨琳副总经理谈到,华艺拍卖在景德镇举办的首场拍卖之所以选择“中国风,学院派”这一主题,因为学院派是一种形而上的艺术,学院派的作品具有学术的支撑,它们代表了一种新生力量,代表一种创新精神,本次拍卖会正是在这种力量与精神的吸引中经过一年多的酝酿而最终成功举办。
出版人刘先锦.JPG)
《中国陶瓷》(艺术版)出版人 刘先锦

景德镇华艺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琳
《中国陶瓷》(艺术版)出版人刘先锦也是本次拍卖会的发起人之一,他说:“以往学院派主要从事研究、教学方面,在市场运作投入的时间少,市场认知度偏低,但学院派的作品却具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代表的几所高校是学院派陶瓷艺术的主要力量,因此华艺拍卖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把学院派作品集聚起来推向市场,并逐渐将学院派树立为景德镇陶瓷艺术领域的一面风帆,引领中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术发展的风向。”
.JPG)


.JPG)
上一篇:我校召开“加强作风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专题会议
下一篇:著名设计学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许平担任我校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