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庞缘)今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正式开幕,来自全世界共计2.7万志愿者都已全部对接12项类型服务。在众多志愿者中,有这样一位志愿者,每天拿着相机四处拍摄,但她的镜头下,拍摄的不是运动员,也不是观众,而是志愿者。是的,她是一名志愿者,但她也服务于志愿者,这是怎么回事呢?她是王琪瑶,来自我校20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生活下的北京冬奥会。




2019年12月份,王琪瑶在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招募系统报名,幸运的是,王琪瑶成功候补选入。今年1月8日,王琪瑶从景德镇市出发,比要求时间提前一天来到培训点,经过两个星期的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服务工作培训,1月21日,王琪瑶被正式分配前往兴奋剂检测中心进行志愿者拍摄工作。来到这里的志愿者会进行闭环管理,王琪瑶每天的工作便是用相机对准每一位志愿者,拍摄他们的服务过程,记录下一张张用心奉献、不辞辛苦的画面,拍摄的素材则移交至人民日报。“看到其他志愿者的事迹在冬奥会上被全世界人看到,同样身为志愿者的你却不被外界所知,你会难过吗”记者对其采访道。“当时是挺难过的,毕竟是一起经历过来的,看到他们出现在画面里特开心。”王琪瑶回想道。
“已是平生行逆境,更堪末路践危机。”兴奋剂检测中心是少有的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场馆,这对于王琪瑶的身体和精神都是巨大的挑战。王琪瑶每天驻守在志愿者驻地,奔波在各个志愿者身边,拍摄时长长达八小时。看着有的志愿者每天上着夜班,从半夜到次日9点,任务重且作息不规律,她越发觉得自己更应该记录他们,能够将这里每一位志愿者的事迹展现在大众眼前,即使自身工作也很艰苦,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但她那保持热爱、持之以恒的心是她作为志愿者为之所愿的,她谈道,身为志愿者的她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那也是无比开心的。

冬奥会虽结束了,但对王琪瑶来说,只要时间允许,条件允许,参加各类志愿活动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在她眼里,喜欢有时就像热爱一样,为了探索自己喜欢的事情,会永远保持一颗像小孩一样天真的好奇的心,会为了热爱的事情像小孩一样追逐、奔跑。
(责任编辑:刘小清 审稿:张小将 刘小清)
上一篇:杜智煜:坚持是考研的最优解
下一篇:我校在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软件类)省赛中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