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学术热点
“陶院现象”主题对话举行|“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
时间:2022-03-03  点击:[]  作者:  来源:

本网讯 2月28日下午,“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艺双年展系列活动——“陶院现象”主题对话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艺术实验大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刘建华,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罗小平,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博物馆馆长李见深,浙江大学教授胡小军,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陈光辉,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孟福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伟,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院长朱乐耕,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杨剑平等10位知名雕塑界、陶艺界专家学者出席对话交流活动。本次对话交流活动由景德镇陶瓷大学特聘教授宋伟光主持,10位专家学者围绕“陶院现象”这一主题展开对话,共计20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活动。

宋伟光在致辞中对能够参加此次“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艺双年展开幕式活动致以感谢,对能够担任“陶院现象”主题对话的学术主持表示荣幸。他表示,将“陶院现象”作为话题进行交流对话主要是因为在中国层出不穷的文化现象当中,陶院现象具有个案价值,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取代性,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前身“景德镇陶瓷学院”的诞生与发展,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状况和历史命运密切相连。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学校培育出了一批如今活跃在中国美术界,颇富创新精神的著名艺术家。同时,还涌现出在全国多所重点美术院校担当重要领导职务的学术带头人,他们的业绩具有艺术的时代性、创新性和文化的巨大影响性。他指出,“陶院现象”展示着强劲的文化自信、体现出具有中国立场,全球视野的文化高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陶院现象”必将更充分地展现出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进一步彰显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艺术精神。

对话交流上,吕品昌首先代表学校对出席这场“陶院现象”主题对话的所有陶院老校友表达敬意和谢意,对宋伟光以“陶院现象”为主题进行的深入研究表示感谢。在交流中,吕品昌指出,“陶院现象”产生是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形成的,陶瓷大学跟景德镇这座城市就是一个大课堂,这也是一个强大的背景支撑和历史基因,是形成“陶院现象”的历史必然性;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实施了一系列新举措,在加强对外交流、教学管理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所创新,来自于全国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学校汇集到这来的具有不同学科特征的教师以及具有赶超时代倾向和奋发向上精神的学生是形成“陶院现象”的内在因素。吕品昌强调,陶瓷大学是一所大学可以培养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艺术家的大学,“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艺双年展系列活动——“陶院现象”主题对话的举办主要是为了激励陶大的莘莘学子,向这一批批优秀的学长学姐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成就自己的梦想。

李见深从“味”“杂”以及“材料”等方面对“陶院现象”进行了解读和阐述。从“味”的角度而言,“味”在生活中即是一种艺术的体验。从做学问的角度来讲,“杂”意味着广博,只有在广博的基础上可以求得精神,否则精深是精深不下去的,在学校的专业学科上,就雕塑的专业角度来讲,这个学科是一个跟材料产生关系的学科,是以材料进行思维的一个学科,也就是材料思维,而不是纯造型思维。他指出,陶院现象应该是作为整个学术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我们靠任何一点的可能性来构筑自己的价值得到别人的关注,让我们从边缘逐渐走到一个有关注的空间和舞台。

刘建华从个人的感受来谈“陶院现象”。他表示,在外面的工作时间中,他得益于景德镇,他为在陶大接受了教育感到幸运和开心,同时也向借此机会向母校表达感激之情。刘建华结合其自身成长经历指出,今天“陶院现象”的形成与当年陶院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密不可分,陶院人其实培养的一种是独特的个性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奋力进取精神,这是支撑我们“陶院现象”的一个内核;“陶院现象”同时还具有它自身的传递和传承性,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标记是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前面的这些引路人,或者是没有设定了这样的一个教学的空间纬度给,后人的学习之路是艰难的。

胡小军在对话中对“陶院现象”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胡小军表示,非常感恩陶院,同时也非常感谢母校培养了自己。他指出“陶院现象”其实包涵着学校独特的教学方式,而这种教学方法包含了两个内容,一是采用着景德镇传统的师徒制教学方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模式,另一个是高校的一种研究性的教学模式。陶瓷大学正是这两种教学方式并立的,它包含着两种教学的思想,第一种叫先塑后学,第二种是先学后塑,是一个传统教学模式的活化应用。这种师徒模式会迅速让学生掌握到学习方法和创作方法,同时还懂得了一种做学问做人的道理。陶院的校训叫诚朴恕毅的内涵其实就包含着这两种教育模式,这两种教育模式呈现着一种并进的关系。

陈光辉在对话中分享了“陶院现象”对自身的启发。在讲话中他表示难以想象景德镇没有了陶瓷学院会是什么样子,他结合自身经历指出,“陶院给予我最好的感觉是——完全自由,对我影响最深的是让我在陶院的这段时间有了梦想,这是我来陶院之前完全没有的一种东西,所以我觉得从这点上我要非常感谢陶院,感谢陶院塑造了我,感恩那种非常自由的氛围塑造了我,让我产生了艺术欲望,所以我希望这种‘陶院现象’能继续延续下去。”而对于自身的启发他指出,就像陶艺制作一样,第一是要真实,对自己真实对材料真实,第二是要有诗意,诗意的话值得是作品中要有相对抽象的东西,而不仅仅只是你眼睛看到的,这两种东西会使得你在做一个相对有意义的东西。

张伟从“旁观者”的角度谈“陶院现象”,他既不出身于陶院,也不任教于陶院,但十余次的景德镇之行,让他有了对陶院的独立印象。张伟从景德镇的地理位置与历史人文积累方面对“景漂现象”进行剖析,并指出“陶院现象”的产生与景德镇整体的匠人传承、艺术生态密不可分。他表示,“陶院现象”不仅代表学院,更代表一种生活状态,陶和瓷的形成是全方位思考,过程中体现了事物的生长生态,也体现出一种无阶层的勤奋,进而优化了景德镇的艺术生态。他认为陶瓷现象代表中国现象,体现“瓷的精神”,陶院人的传承与其密不可分。

小平从陶院的格局变化谈“陶院现象”。作为曾经的陶院学子,他深刻感知陶院三十年前的不足与当今的进步。他表示“陶院现象”正是从陶院人一代代正视自身不足,奋起直追中产生的,“陶院现象”下,陶院人形成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更加远大的格局。罗小平指出,“陶院现象”的传承需要如今的陶大学子用心思考维护,应当建立自信,不断充实锻炼自我,把握机会,不断扩大视野,开阔胸怀,放远目光,夯实信心,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杨剑平作为陶瓷学院77级校友谈到“陶院现象”,他回忆起40多年前在陶大的场景,他表示,“那段时间对于工作、学习条件没有讲究,但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在中国的大地上都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在物质条件缺乏的情况下,学生之间,老师之间的交流也很简单,但学习效率很快,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一种艰苦朴素和卓越奋进的影子”。他表示,在那一代老师身上展现着为学校发展贡献自身力量、承担责任的可贵精神,而现在在吕品昌校长身上也正彰显着这种担当作为的精神,是值得青年一代所学习、保持和继续延续的。

朱乐耕表示,“陶院现象”实际上是一种迹象,反映出历史、社会和群体学习的意识,并且是极其重要的一种存在。陶瓷学院之所以在景德镇是因为它有1000多年的陶瓷历史。在陶瓷教育应解放自己,并提到了一个材料思考、材料性和材料与手之间磨合的一种情感,这不是仅限于一种造型,它还带有偶然性,在这偶然性当中来寻找自己的突破点。他指出,品昌校长从北京过来,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众多各方面的资源,在人才引进以及学生培养方面都有了进一步发展,对学校整体的发展也将会起到重要作用,这些教师以及资源的到来,也一定会共同来促进陶瓷学院发展,使“陶院现象”不断地延续。

孟福伟谈到“陶院现象”时谈到,陶是材料、是地方,院是地方性。学校能够发展一个是离不开材料、离不开地域,另一个是国际化,语言优势也正是走向国际化的必备因素,陶大师生在外语语言上的优势也正是“陶院现象”中的一种。他表示,对于“陶院现象”可以理解为在物质条件或者说学习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通过辩证来看待问题,把这种不利情况转为有利的方式和认知;而在景德镇这个匠从八方来,器从天下走的城市中,有些人从外面读书或者工作后再回到陶院读书深造,这也是陶院所具有其自身的包容性和流动性,其实这也是“陶院现象”,大家围绕着“陶”在不断地创作,不断地作研究。

主题对话现场,各位专家学者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并就师生的创作过程产生的困惑、作品创作技艺以及创作表达方面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学术主持宋伟光最后总结说:“今天‘陶院现象’主题对话,嘉宾们分别就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对‘陶院现象’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精彩解读和深入探讨,且与师生们就各自提出的问题,互问互答,气氛十分融洽而热烈!今天‘陶院现象’主题对话结束了,但‘陶院现象’的话题和精神并没有结束。‘陶院现象’的特殊性就在于景德镇陶瓷大学不仅是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富含人文特征的综合性大学,更在于这所学校与这里的整个地域文化,历史人文,工艺传承密切相连。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现象和优势,是造就‘陶院现象’的基因,也是激发我们不断创新的重要因子!相信,今天陶大的每一位学子,必定是继续承续和再创‘陶院现象’的一代新人。必定使我们的陶大在全球化视野的中,展现出夺目的光辉。因为她是中国的陶大,世界的陶大!”

责任编辑:刘小清


上一篇:“一带一路”国际陶瓷教育联盟成立仪式暨“当代陶瓷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国际高峰论坛举行
下一篇:专家学者共话“学院陶艺教育”|“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