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工 
中文   EN
学术热点
专家学者共话“学院陶艺教育”|“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
时间:2022-03-03  点击:[]  作者:  来源:

 

本网讯 2月28日下午,由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国际陶艺学会共同主办的“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艺双年展系列学术活动——“学院陶艺教育”主题对话在景德镇市陶溪川美术馆报告厅举办。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宁,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陆斌,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魏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远宏,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杨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永平,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郅敏,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胜等嘉宾围绕“学院陶艺教育的内视与外观”“传统陶艺的当代化”与“现代陶艺的本土化”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赵兰涛作为活动主持介绍了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嘉宾、学术主持和会议流程。本次主题对话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著名的艺术评论家红梅主持。

对话交流中,郑宁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艺系名称的变化过程讲述了对学院陶艺教育的思考和变化,并全面分析了传统陶艺、陶瓷设计和现代陶艺的联系和区别, 他认为,学院陶艺教育是当代的、国际性的,当前举办各类艺术展览,为从事陶瓷艺术教育的实践者们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互通互融的学习平台,也进一步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近年来,中国举办的展览也逐渐展现自身的特点和影响力,但当代行业的本土化,传统行业的当代化,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黄胜深情回顾了景德镇陶瓷大学陶艺教育发展的历程和脉络。他表示,学校陶艺教育积极适应时代变化,推进了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此次举办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就是希望打造一个高质量的、国际化的、国际国内院校之间以及整个陶瓷艺术界的互动交流平台,共同探讨陶艺的发展形势,提出新理念,创造新的美学,推动人们的社会生活发展,这是几代陶大人的共同心愿,同时也体现了陶大人为繁荣中国陶瓷艺术和陶瓷事业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结合当前学院陶艺教育发展形势,远宏表示,陶瓷艺术,尤其是当代陶艺,正处于跨界融合、信息互联互通的时代,这对陶瓷艺术创作的技术、工艺等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希望广大艺术从业者,在国家提倡新文科背景下,积极探索如何从技到艺,从艺到学术,从学术到文化,从文化怎样回归到生活。

吴永平指出,各院校陶艺教育的独特性为校际间的频繁交流、密切联系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是当代陶艺教育广度和深度的有利证明,为广大陶艺教育工作者产生思想交流碰撞的火花提供了更多可能。当今世界变化日新月异,人才流动性强,希望青年一代,勇敢走出去,增长见识,接触新事物,了解新理念,感知不同民族的特性,掌握新方法,从而创造无限可能。

郅敏分享了自身从事陶艺学习的心路历程。他认为,陶瓷是一种世界性的语音,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陶瓷文化,我们既要学习传统陶瓷的精神,感知在不同时代陶瓷的表现力与其承载的价值内涵,同时又要充分利用多元化、国际化环境条件,走出去,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坚持内化与外化相结合,进而形成反映时代气息的、最具创造力的表达。

陆斌结合南京艺术学院的陶瓷教育发展历史,分享了学院教学注重实践性和跨界交流的示范案例与实践性成果。他谈到,学院陶艺教育应当培养自身的专业特色,提升创新能力。同时,陶瓷不是单一的材料,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将陶瓷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与当下人们生活实际相结合,多角度探索陶瓷发展的无限可能,创造出更多实用性与创新性并举的作品,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

魏华立足广州美术学院陶艺专业和学科建构的发展历史和脉络,谈到未来我们应建构一种空间概念的陶瓷艺术的新能力。他认为,没有所谓的传统工艺,只是缺少当代的观念,而当前高校陶艺教育所要建构和阐明的,要在一个更广的现代教育系统和逻辑框架里去看待工艺美术,看待传统文化,这样才可能发展得更远。

周武认为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尤其是陶瓷艺术教育,与其他门类不同,陶瓷艺术教育是一种以多学科的特殊门类为支持架构而存在的。他指出,每个院校都有各自的发展特色,不存在好与不好之分,只有适合各自院校的发展历史。学院教育是在长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独有的教育形态,且这种形态是运动的,不断变化、发展的。追求艺术的本体与表达观念,则是院校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发展脉络。

杨卫谈到陶瓷的发展史经历了实用、摆设到审美的三次跨越。而学院陶艺教育发展的基础,在于培养人对事物的领悟、理解能力。他认为,正是因为有了观念的注入,陶瓷才激活了当代性。他鼓励大家勇敢打破自我发展瓶颈,为陶瓷的未来开拓更多未来。同时,他认为艺术类院校的职责在于搭建观念养成的阶梯,在做好基础性功能的传授过程中,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引发青年人思考,追求向上的力量,探索无限可能。

红梅认为在过去50年间,中国陶艺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现代陶艺的国际交流与本土化等历史进程,经过几代陶艺家共同努力,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艺术成就。她认为,新世纪以来,学院的陶艺教育面临着向内坚守民族文化、向外传播民族文化,以及传统陶艺的当代化和当代陶艺的本土化等核心问题,如何跨越和调和其中的矛盾性的因素,很大程度上也就成为不同高校陶艺教育的特色。

整场对话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提出了自己在学习上所遇到的困惑,嘉宾们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积极互动交流,并就大家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解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此次座谈会以交流谈话的形式开展,不仅加强了学院间、师生间的交流,同时也为学院陶艺教育的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参照和思考。

责任编辑:刘小清


上一篇:“陶院现象”主题对话举行|“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
下一篇:获奖作品展示 |“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